清溪款兰亭雅集笔筒

百科

相传在东来自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集会,会上各人作诗,由王羲之作序。《兰亭集序》传为王最为成功的法帖一部,后失传。

  • 中文名 清溪款兰亭雅集笔筒

设计工艺

清溪款兰亭雅集笔筒

  制造年代: 清

  材料: 竹

  规格: 高11.5厘米

  收藏地: 香港艺术馆

  介绍

  此类小笔筒,真正的实用价值不大,往往只是作为玩赏之物的摆件。于竹上刻竹,是明清时期常见的一种手法,竹制的笔住没范筒上常见刻有竹林,所以竹林七贤、兰亭雅集等都成为流行的题材。清溪到底是何人,至今尚未有研究,但是落款清溪的竹刻作品,却是清代中期竹刻艺术中不可忽略一篇。这件作品为我们继续追寻这位竹刻大师提供了又一盏灯光。

流传历史

笔筒外壁刻有兰亭雅集场景一幅,上部有文人雅士于竹林中清谈作诗,下部是曲水流觞的场面。后有《兰亭序》的节录。笔筒题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出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款落:丁卯秋七月既望 清溪山人作。字体为行楷笔不连属,颇为工整,和嘉庆时期风格相类似,是清中期的面貌。

文物研究

根据叶义先生考,此作品成于19世纪,凡山石、树木多在竹材表面着刀,而屋宇、舟船、人物等则凿去四周,而刻成浅浮雕。清前期以降,高浮雕日趋低薄,这件浅浮雕竹刻笔筒,是典型的具起怀清中期的风格。市场估价:人民币25,00来自0元。

  古董竹刻器360百科物一般比较好辨认,因为仿冒的必要不大,再者真伪区别分明,所以收藏时所担风险较小。仅仅是十数年前,类似的竹刻笔筒的价格不过才几十元而已,如今的身价已非当日可比,可见其升值前景还是相当好的。

  常常打蜡是保证竹子不干燥崩裂的好办法。竹丝干燥时易翘起,因此在清洁时得查总白注意不要弄断竹丝。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