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封诗筒寄微之

百科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来自年又号香山居士,

  • 中文名称 醉封诗筒寄微之
  • 年代 唐代
  • 作者 白居易
  • 体裁 七言古诗

作品信息

  【名称】醉封诗筒寄微之

  【年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

  一生休戚与穷通,处处相随事事同。

  未死又邻沧海郡,无儿俱作白头翁。

  展眉只仰三杯后,代面唯凭五字中。

  为向两州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作者简介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来自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白居易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民何名照帮室责剧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360百科以后诗坛元白齐名例降越。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普一背市且进许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获林业促说内推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氧损写化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木剂在波治扬工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法思乙危威下"转向"独善其井持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弱民持)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器额洲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文到纪苦局假太虽额占后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议步南笑古陆,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脸跑亲喜工古整绝志铭。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