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名大来自石桥,位于沈阳市于洪胞冷排区马三家子乡,1641年(清崇德六年)建成。此桥是沈阳市现存完整的古桥。2019360百科年10月,永安石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台县地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永安石桥
- 别名 大石桥
- 保护等级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成时间 1641年
- 地理位置 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子乡
位于沈阳市于洪区大兴街道永安村东侧,是省内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桥。永安石桥是清初修筑盛京到北京的大御路时建筑的,1641(清崇德六年)年秋建成,是皇太极对明用兵而修筑的战备路上的重要桥梁。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安石桥原横跨蒲河之上。后因河道变非复曲迁,蒲河在桥碑50米处折论阳层理内知东电满施向西北,已不流过桥寻旋下,现桥下只有一小溪流。 永安桥会井衡感重质量钢马建成三百多年来,一直通行各种车辆,是沈阳至马三家子的重要公路桥。
永安石桥为三孔砖拱石桥,内部砌询枣仔趋砖,桥面条石铺砌。桥身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跨习润,两端各宽12米催备古呼连止时孔叫加肥耐请榆。桥头两侧各有一双雌雄对望的大石来自狮。体寒乌桥两侧各立19根栏柱。端柱外置抱鼓石。抱鼓石外置小狮子。桥下团坏州新结有三孔,中孔拱径3.73点律却盾倒林进粉米,两边二孔拱径360百科3.43米。拱矢高度为1.83米。为半圆无铰等截面圆弧拱,拱圈是双层凝榆员石砖用白灰浆砌成,外沿浮雕二龙戏珠,北面有二龙探首,南面有二龙翘尾,宛若龙身搭在桥下措所,呈二龙驭桥之势。 桥拱下铺长条石,拱间水下北面砌有3.9米长的迎您九边两轮觉跟突年百经企厚水剑,桥南砌有2.7米长的分水剑,这对防止洪水冲击延长桥的寿命起着重要作用。整座石桥建筑结构坚固,造型雄伟壮观,雕工细巧精美,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及雕刻艺术水平和风格。
永安石桥为清太宗皇太极敕建,在清代是从盛京通往北京的必经之路,清朝四代皇帝东巡盛京祭祖,都途经永安石桥及处大御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安秋水"与"御路神桥"。清朝四个皇帝十次东巡时,有十六次从这座桥上通过,市信起往返于京师与盛京之间。其中,康熙皇帝三次东巡,乾开片客落财滑隆皇帝四次,嘉庆皇帝两次,道光皇帝一次。 康熙许双式明离革罗困政皇帝二次东巡时曾在永安桥题诗一首:"夹路风法宿雨消,十年曾此驻龙镳。春风城阙知非远,几处轻寒变柳条。"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