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锣鼓十八番

百科

锣鼓十八番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明代中后期开始在南昌县广为流传。 迄今,该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都有锣鼓十八番。其曲牌众多,打法独特,气氛热烈,表演丰富,形右轻卫冷派每考式孩式多样。既可单独表演,也可为民间歌舞伴奏,是南昌县地区欢度节日、婚庆喜事中的一种世代相传演奏技艺。

  • 中文名称 南昌锣鼓十八番
  • 所属类别 民间打击乐器

基本介绍

  十八番锣鼓通常以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云锣七件为一套;每一个曲调叫一个"牌子",或一个"番子"。传统的锣鼓演奏曲牌有《喜笑颜开》、《细雨点花》、《九连环》、《蜻蜓点水》、《金雀报喜》、《凤还巢》、《鱼咂嘴》等十八个番子,统称"锣鼓十八番",成为城审切离评常术房走民间定型的锣鼓经。演奏来自时,绝对不能错、不青听包能乱。依据所用乐器不同,360百科又分为"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大类。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为"清锣鼓";增加了二胡、草胡、中阮、三弦、笙、唢呐等演奏的称"丝竹锣鼓"。

形式

  十八番锣鼓乐队的人数为8至12人不等,所用乐器,少则8件,多烈下稳青神星七亮席知厚则16件。演奏排列方式主要分坐场与走场两种。坐场排列为:中间是打击乐,从左到右依次为大钹、云锣、板鼓、堂鼓(1人演奏)、大锣、小锣、两边是丝竹乐器和弹拨乐器;左边是三弦、中阮、横笛、笙、唢呐;右边为二胡(4把)、革胡(1把)。走场演奏一般的排列方式为:走在最前的司鼓,演奏板鼓和堂鼓,依次是云锣、大钹、小钹、大锣、小锣,丝竹与弹拨乐器排在最后,排列方式不固定,以方便为宜。

评价

  锣鼓十八番植根于乡士文化之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从简单的器乐敲击到曲调完整、特色鲜明的器乐套曲,凝结了劳动民众的智慧。其表演简朴无华,活泼生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现存比较流行的曲牌有"喜笑颜开"、"细雨点花"等,对研究明清及近代民间音乐和当地的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深远意义。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