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山兰

百科

大花山兰来自(学名:Oreorchis nepalensis N. Pearce et Cribb)是兰科山兰属植物,假鳞茎长圆状严斗样讨场花二海胡卵球形至近方形,长达2厘米,宽1厘米。分布于西藏南部(朗360百科县)和尼泊尔。

  • 中文名称 大花山兰
  • 拉丁学名 Oreorchis nepalensis N. Pearce et Cribb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假鳞茎长圆状卵球形至近方形,长达2厘米,宽1厘米。叶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披针形,长可达30厘米,宽约1.7厘米,具明显的脉;叶柄长达10厘米。花葶从假鳞茎侧面发出,长达35厘米,中下部有2枚筒状鞘;总状花序具约20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1.2厘米;花大,张开,直径达1.5厘米,棕绿色或黄绿色,但唇瓣淡粉红色至白色并有紫色斑点;中萼片线状披针形,长1.5-1.6厘米,宽约3毫来自米,先端近急尖;侧萼片宽披针形,长约12毫米,宽3毫米;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3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唇瓣长达11.6毫米,3裂,基部有长爪;侧裂片长圆形,长质额预导应简附虽速连增约4.2毫米,宽1.2毫米,稍内弯,先端钝;结帮怀若否油中裂片卵状椭圆形,长为唇千露季菜瓣的3/5,宽约6毫米,边缘波状;唇盘上有2条半月形的纵褶片,位于两枚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上方,长乱角运法达2.6毫米,高约1毫米;蕊柱长达8.3毫米。花期5-6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藏南部(朗县)和尼泊尔。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