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屏草

百科
来自年生小草本,高6—12cm。叶均为基生,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叶柄有长腺毛。锥花序长3—5cm,有腺毛,花无花瓣。单种属植物。

  • 中文名 峨屏草
  •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种 峨屏草
  • 界 植物界
  • 目 菫菜目Violales

地理分布

  ​仅分布于四川西南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00—1100m处的阴湿石隙中。

中草药

  【药 名】:峨屏草【拼 音】:EPINGCA害越视识足害掌口马O

峨屏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峨屏草的全草。

  【功 效】:息风清热。

  【主 治】:用于热极生风之惊痫抽搐、神昏痉厥之症。

  【性味归经】:咸,寒,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峨眉、屏山。

  【拉丁名】:峨屏草 Tanakea omeiensis Nakai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药化学成分】:本品含生物碱,鲜品含虎耳草甙(norbergenin)。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息风定惊、清热的功能。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