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绢蒿

百科

西北绢蒿(学名:Seriphidium nitrosum (Weber ex Stechm.) Poljak.)属菊科多年生草数随本或稍呈半灌木状。生来自长于海拔1 50乡烈排的0米以下荒漠化或不攻条半荒漠草原。分布于中国、蒙古及西伯利亚、中亚东部。

  • 中文名称 西北绢蒿
  • 拉丁学名 Seriphidium nitrosum (Weber ex Stechm.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西北绢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稍呈半灌木状植物。主根明显,细或稍粗;根状茎稍粗短,具少数短小,一年生的营养枝,枝端密生叶。茎高40-50厘米,下部半木质,稀近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量斜向上长的短的分枝;营养期茎、枝被灰绿色蛛丝状柔毛,以后毛部分脱落。

  叶稍柔弱,两面初时被蛛丝状柔毛,后部分脱落;茎下部叶长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4厘米,宽0.5-2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4-5枚,再次羽状全裂,小裂片狭线形,长3-5毫米,宽0.3-0.8毫米,先受氢叫英端钝或尖,叶柄长来自0.3-0.7厘米;云远雷鸡离粉到宣致自型中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有小型假托叶;上自部叶羽状全裂,无柄,基部裂片半抱茎;苞片叶不分度裂,狭线形,稀少羽状全裂360百科

  头状花序长圆形或长卵形,直径1.5-2毫米,无梗,基部有小苞叶可左限坚够回,在分枝上排成疏松或密集的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长或稍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4-5州农层,外层总苞片小,卵形或狭卵形,中、内层总苞片略长,长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外、中层总苞片氢短始孩她节伟背面初时密生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后渐脱落,边缘膜质,内层总苞片半膜质,背面近无毛。

  两性花3-6朵,花冠管状,檐部红色或黄色,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披针形或线形,基部具短尖头,花柱短,开花时先端稍者料齐蒸各守呀叉开,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百。瘦果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粮今育顺粉理心至后  生长于海拔1 5丰府伤盾讲00米以下荒漠化或半荒漠草原,局部地区可成为植物群落的优图宪肉界整凯小年势种,也生于戈壁、砾质坡地、干山谷、山麓、干河岸、湖边、路旁和洪积扇地区,在盐渍化草甸附近及微盐渍化的土壤上也见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蒙古及西伯利亚、中亚东部和中国蒙古(抄西部)、甘来自肃(西北部)及新疆。

主要价值

  含挥发油及生物碱。牧区作牲畜的饲料。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