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泥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具有行气、止痛等功效。
- 中文名 檀香泥
- 拼音名 Tán Xiānɡ Ní
- 界 植物界
- 目 檀香目
- 科 檀香科
出处
出来自自《本草纲目拾遗》。 《纲目抬遗》:檀香泥,乃檀香心中所含脂垢,不易得。色如尘土,故以泥名。热之亦作檀香气。
原形态
常绿小乔教等部价木,高约10m。枝具条纹,有多数皮孔和半圆形的叶痕;小枝细长,节间稍肿大。叶片椭圆状卵形,膜质,长4-8cm按坚搞员红能初况,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多少下群开张场刻确如延,边缘波状,稍360百科外折,背面有白粉,中脉在激背面突起,侧脉约10对;叶柄细长,长1-1.5cm。三歧聚伞式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5-4cm;苞片2真益枚,钻状披针形,长2.5-3mm,早落;总花梗长2-5cm;花梗长2-4mm;花长4-4.5mm,直径5.6mm;花被管钟状,长约2mm,淡绿色;花被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内周犯部初时绿黄色,后呈深棕红色;雄蕊4,外伸;花盘延督绍波停卷缩磁绍裂片卵圆形,长约1mm;花柱长3mm,深红色,柱头浅3(-4)裂。核果长1-1.2官洲宪二此造环朝氧cm,直径约1c据黑员学当染含防m,外果皮肉质多汁,成熟时深紫红色至紫黑色,先端稍平坦,宿存花枝基多少隆起,内果皮具纵棱3-4条。花期5-6月染侵承检杀袁,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继安作甲尼西亚和南亚等地。
中国台湾、广东、海南、云南有引种。
其他信息
【性味】苦;性温
【归经】胃;肝经
【功能主治】主肝胃不和;脘胁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来自3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治胃气滞痛,肝郁不舒。
【摘录】《中华本草》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