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畜节

百科

每年正月十六日,来自从事畜牧业的蒙古人,要为牲畜举行仪式,称为兴畜节。有的地方日期不固定,选在正月至清明前的某日,起源很早。这天人们把所有的牲畜集中到一起,查看牲畜的膘情,研究接羔、接犊的安排,并给种畜挂五色绸带,请喇嘛念经。大家围坐在一起敬酒祝福。设锅灶、治只笑武八热备佳肴、大家共进餐。之后举行文体活动。

  • 中文名称 兴畜节
  • 节日时间 正月十六日
  • 流行地区 蒙古
  • 节日活动 为牲畜举行仪式

节日流程

  分工

  按着选出的日期,牧工们穿着鲜艳的冬装,骑着骏马、骆驼,赶着成群的牛马羊,聚到选定的草场。过畜年的人们有组织有分工的赶上勒勒车,拉上蒙古包、帐房、柴草、济自知别济密牛粪、炊具、面粉、奶食品、炒米等,准时赶到指定地点,由牧民自发公推几位年长有经验的组织者,进行节日的具体安排。届时分工明确,来自各司其职,秩序井然。有固图年力定帐篷,扎蒙古包,清扫场面,安置锅灶的;有收集奶食品和各种使用家具的,安排停当后,妇女们开始准备茶饭。

  交流

  组织者在帐篷和蒙古包里铺好牛皮炕毡,点上取暖的火炉,邀请牧工入座,牧工之间互致问候,交换烟袋和鼻烟壶,交流如何放牧接羔,合理利用草牧场;如何搞好畜疫防治,选用种畜,抗灾河五律背简文立呢据杀我保畜,抓膘保膘等经验。年轻牧工虚心请教,认真向老牧工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放牧技能。

  饮食

  在吃茶前,年长者,各家户主和有知识的人,带头洒撒奶食、奶茶敬天、地、敖包360百科,而后,长辈人给牧工们献茶,因为牧工平时最辛苦,这一天他们是最受尊敬的已取城突由七唱重影善人。接下来共同品尝新鲜奶茶,存善足伤创慢吃奶食和糕点等食品。

  在野外过畜年是很有意思的,组织的很有秩序,饮食也很丰富。这一天的食品一般都要准备七种,包括:奶茶、肉食、肉汤粥、冻血践如供士促副下若肠、面食、面条等,七种食品分七个锅灶制作,分七次上桌,食前必须敬天、地、祖宗,然后才可食用。

  兴畜激手善节后剩余的奶食、糕点、酒、肉食,要分给各家各户,作为过畜年的食品带回家里供其他人品尝。如果由于某口斤物元宣础种原因没能参加集会的牧户,也要留出庆贺畜年的年餐,由邻居给捎回去。

  文体活动

  兴畜节这达例赵演创盟军静供错简一天,牧民们把各维十始板序架良红物自赶来的畜群放在四面开阔的地基策川叫在往厚越带里,远远望去,满山遍野,甚是壮观。前辈和那些牧工们,无拘无束,纵情饮酒套实察刑顺村演右缩欢乐。这时,老年人拉起了马头琴,青年妇女和姑娘们载歌载舞,少男少女追逐玩耍,放鞭炮助兴,青年男子们赛快马、比走马、摔跤,举行小型简单的比赛。这些娱乐活动,给集会增添了欢乐气氛

  太阳偏西的时候,把集会推向了高潮,牧民们从四面八方把畜群赶到近处,给种公畜和套车头牛挂彩(俗称挂穗子),并用黄油抹其额头祝福它"冲当乘马之首,役牛之首,驼峰之首,肥尾绵羊之首,双弱联兴宗羔山羊之首",同时祝福这里的家家户户五畜兴旺。如果种公畜比较暴烈,待赶进圈后也要为其抹油祝福。

  兴畜节圆满结袁销的帝剂燃财绿与台束之后,各自赶上畜群,拉上东西回居住点,未参加青读试端快饭集会的家庭成员和邻居出门迎接,问候"集会快乐"。把畜群圈好之后,回房介绍过畜年的情况,畅叙当年牧业丰收有了一个好兆头。

兴畜节习俗

  苏尼特人

  苏尼特人的兴畜节是在除夕这天举行,其中抹画公羊是重头戏。除夕这天,苏尼特一带的牧民们要像打扫居室一样把羊圈牛栏打扫得干干净净,把牲畜都赶回来,喂饱饮足,然后在羊圈的正中央,四四方方空出九块羊砖,起过羊砖的地方,露出个四方坑,这就是"羊席"。羊砖是牧民们用羊粪踏实的方块形的羊粪砖。将这些羊粪砖搬到浩特东南--太阳上升的方向垛起来。蒙古语叫做"堙德尔"。当东方启明星缓缓升起以后,全家男女老少换上崭新的衣服,来到堙德尔跟前,摆上食品,焚燃九柱香,向天向地泼洒新茶、黄油、饼子,对着新年灿烂的太阳磕三头。接着在羊席上拢一堆火,把香柏叶、黄油、饼子等等撒上去,插上几柱香,让圈里的羊儿们闻闻它们燃烧出的芳香味儿。

  克什克腾旗

  克什克腾旗的蒙古人,在二月初才给牲畜过新年,日期也不固定,需要事先约好。这一天,一个浩特的男女老少早早起来带上食物、帐篷,集中到一个水草丰美、环境幽雅的僻静之地,搭起帐篷,支起锅灶。待放牧的人则赶着各家的牲畜,从四面八方向这里靠拢的时候,孩子们就迎上去,替他们照看牲畜去了。因为今天是兴畜节,这些羊倌、牛倌、马倌、驼倌都是有功之臣,无论年纪大小、辈份高低,暂时休假,被请进中央的大帐篷里,跟那些德高望重的乡间父老并肩坐在一起。大家推选一个"尼尔巴",即管总务。他指导大家将带来的茶和肉放进一口大锅里熬煮。在此期间,人们把从各家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奶食、饼子、瓶酒,摆在牛羊倌们和父老面前。然后各取点样品向高天大地、四面八方泼散,而后大家可以动口分享。当肉快炖熟的时候,刚才那些照看牲畜的孩子,就把奶多的乳牛、驹多的母马、公羊公驼这些"牲畜的代表"牵来,让父老或牛羊倌们在每只的头上或额上抹画一点黄油,祝福一番:"愿你成为万只羊的头,千头牛的首!"把头羊脖子上的旧布条取下来,换上新的。这时,大家才可以大口吃肉,不停杯地喝酒,尽兴地热闹。这中间往往要穿插一些赛马、摔跤、射箭等小型比赛来活跃气氛。和苏尼特牧民一样,克什克腾旗人也会将这天的食物与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对这天吃剩的酒肉饭菜奶食饼子,尼尔巴要作为"牲畜过年的口福",分发给大家享受。另外在巴林等地,牧民们对此节日也是相当的重视。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