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白玉石椁

百科

汉白玉石椁(隋代)通高217厘米,通长295厘米,宽220厘米。1999年太原市王郭村开皇十二年(592年)虞弘墓来自出土。

整体呈仿木构三开间歇山顶房屋。汉白玉石,由底座、椁身、顶三部分组成,以及支撑石椁的石狮8件。石椁内外皆雕刻并施彩绘,由50多个单体图案组成,内容有宴饮、乐舞、射猎、家居、行旅等。

图案中的人物深目高鼻黑发,属于地中海高加索人种,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及花草树木等,均具有浓厚的中亚和波斯风格,部分画面带有祆教的内妒三然容。展现了墓主人不同的文化背景,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虞弘是中亚鱼国人,北齐时入华,曾任职于北齐、北周360百科和隋三个朝代。

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

  • 中文名称 汉白玉石椁
  • 材质 汉白玉材质
  • 时间 1999年7月
  • 地址 太原

发现过程

  1999年7月的太原,暴雨不断。太原附校挥培鲜迫粮科近王郭村的村民王秋生为了防止雨水浸泡院墙,想在靠庄稼地的一侧挖个小排水渠,却意外地挖到了这个石椁。

石椁资料

  石椁呈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石椁出土时椁门已经损毁严重,只剩下了门楣。椁座下四周各垫两个兽头,面部朝外、背负椁座,造型生动。石椁椁顶为罕见的歇山顶式样,为皇亲贵族的标志,仅次于庑殿顶。

汉白玉石椁

  古墓出土的石椁通体都为汉白玉。据专家考证,这种汉白玉是河北省曲阳县的特产,为上等的汉白玉,仅此可酸盟慢手问以想见墓主人的身份极为显贵,他不仅生前尽享荣华富贵而且死后的棺椁也是伟议德沙极其奢华。石椁上绘有精美绝伦的浮雕壁画,颜色鲜艳,考古人员数了数,浮雕壁画多达54幅。这些浮雕所绘内容多是宴饮、歌舞、骑射及狩猎等场面,让人奇怪的是,浮雕里面来自的人物全都是高鼻深目、发型奇特,显然不是中原人。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为我国首次发现,它居于墓室中部偏后,为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顶、椁壁、椁座三部分构成。椁顶形制为歇山顶,三开间。椁座下四周各垫两个兽头,结构准确,造360百科型生动,面部朝外,背负椁座。墓中残存着10余个人物俑,有待从俑、武士俑和伎乐俑,均为石质彩绘,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其余出土物有八棱形汉白玉石柱、莲花座、白瓷碗、铜币等80余件,变十分考究。

  然而,最令人叫绝的当数石椁正面、里面正壁和两侧壁以及椁座四周的彩绘浮雕。今天,面对流派纷呈、百花争妍的造型艺术世界,我们对1400多年前先民的雕刻技艺,仍感到佩服不已。 墓中有墓在志两合,一合的盖有志全练伯预叶存济演沙,为男主人的。另一合盖上无文,残损严重,当为女主人的。精美的墓石碑上钦镌刻的文字告诉我们,男主人姓虞名弘,字莫潘,鱼国人,生前任射声校尉、领并冷措际代介三州乡团,仪同三司等职。此人在北朝曾一度"检校萨保府",职掌甲画服略略袄寺及西域诸国事务,在59岁时殁于并州晋阳府第面马据和混,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2年)由石椁盛殓,黄土掩坦,迄今已度过了1400个岁月。

  然而,在对墓主的身世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人们仍然弄不清楚,虞弘那个鲜为人知的出生地"鱼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处于什么位置。中西?西亚?还是西域某一不知名的小地方?专定们查问了权威的辞书,浩繁的典籍,至今仍是推测惴度,没有确切的定论。但从墓中石俑,尤其是椁壁浮雕中的人物形象来看史剂杀某断换,墓主的出生地鱼国宽龙队德黄调普出府末至少也应在西域中亚地区吧。

  2010年6月17日下午2时30分,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文物局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移交仪式,流失美国长达6年之久的珍十简或者无海体贵文物唐贞顺皇后敬陵被盗石椁顺利回归,移交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程序追回的国家一级文物。文物回归引关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