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大戟

百科

青藏大戟(学名:Euphorbia altotibetica)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西藏红你煤、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2,800米至3,900米的地区,常生于草丛、山坡及湖边,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中文名称 青藏大戟
  • 外文名称 Euphorbia altotibetica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根粗线状,单一不分枝,长8-20厘米,直径来自3-6毫米。茎直立,中下部单一不分枝,上部二歧分枝,高20-30厘米。叶互生,于茎下部较小,向上渐大,常呈长方形,间有卵状长方形,360百科长2-3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浅波状或具齿,基部近平截或略呈浅凹;侧脉不明显;近无叶柄;总苞叶3-5枚,长自检天布号增足力却与宽均2-3厘米,近卵形;伞幅3-5条,长3. 5-5.0 厘米;苞叶2枚,同总苞叶,但较小。

  花序单生,阔钟状,高约3.5毫米,直径5-6毫米,边缘5裂,裂片长圆形,先端2裂或近浅波状,不明显;腺体5,横肾形,暗褐色。雄花多枚,明眼素业场万显伸出总苞外;雌花1枚,子房柄较长,长达3-5毫米,明显伸出总苞外;子房光滑;花柱3,分离;柱头不分裂。

  蒴果卵球状,长约5毫米,直径4-5毫米坚跟权也百啊否思章员,果柄长8-10毫米;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花柱宿存。种子卵球状,长约3毫米,直径约2毫米,灰褐色,光滑无皱纹,腹面具不明显的脊纹;种阜尖头状,无柄。花果期5-7月 。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 800-3 900米的山坡、草丛及湖边。

分布范围

  产于宁夏(盐池)、甘肃(高台、酒泉)、青海和西藏。模式标本采自西藏。

本种提示

  本种与青藏高原北部至我国华北和西北部的沙生大戟E. kozlovii在以往的文献中常被混淆,但来自本种叶近长方形,叶缘常具齿,果成熟时果柄长8-10毫米,而沙生大戟叶长条形,叶缘无齿,果柄成熟时长可至5毫米,故易区别。

参考文献

  青藏大戟(西藏植物志) Euphorbia altotibetica O. Paula. in Hedin评校岁复若够里给, S. Tibet 6, 3: 56. 1922; 西藏植物志3: 81360百科.图版. 33: 1-3. 1986; J. S. Ma & C. Y. Wu in A展求向选条晚读属cta Bot. Yunnan. 14 (4): 363. 1992; et in Collect. Bot. 21: 110. 1992. --E. przewalskii Prokh. in Bull. Aced. Sc. URSS, ser. 6, 10: 1370. in obs.&1383 in clavi, 1926 et l. c. 198. descr. 1927.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