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香榭对联

百科
藕香榭对联清代曹雪芹作的对联,表现的总是仕宦人家的生活情趣。岩般损站继达它的技巧也没有超脱长吸观世且静当时皇室权贵艺术标准所认可的范围。
  • 作品名称 藕香榭对联
  • 创作年代 清代
  • 文学体裁 对联
  • 作者 曹雪芹

作品原文

  芙蓉影破归兰桨,(1)

  菱藕香深泻竹桥。

  (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作品注释

  (1)"芙蓉"二句:芙蓉,指水芙蓉,即荷花。兰桨,木兰制的桨,取其芳香义作为修饰,出自《楚辞》。其实只是说来自小舟。上句是见水动影破方知船来的意思,诗意全从造句中表现,如果写成"兰桨归时莲影破"就平淡无奇了。这是从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中得到启发的。下句则在炼字上见工夫。菱藕常人多不言"香",对联中偏偏用它,又加以"深"字,以写景对助分切物幽独,表现意趣。用一"泻"字画出竹桥的姿势。

作品赏析

  小说中,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开窗,左右来自有曲廊,后面竹桥暗接。对联描绘的景物是360百科贾母来赏桂时所见。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界军送操,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赵黄队身证伟烧业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代末年被编入满洲籍。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府尔兰送念跟笑乡须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切弱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该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曹雪芹画像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