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基柏拉木(学名:Blastus auricul赶笔够atus Y. C. Huang ex C. Chen)是野牡丹科、柏拉木属植物。灌木,茎圆柱形,分枝多,披散,密被小腺点。叶片纸质,提琴状椭圆形,顶端来自渐尖,基部耳垂形,叶面幼时具小腺点,以后除基出脉外,腺点脱落,基出脉下凹,密360百科被腺点,背面密被小腺证类冲鲜状乙觉群点,脉隆起,明显,细脉网状;叶无柄。聚伞花序,宿存萼较果长,檐部具4齿,近中部缢缩,密被腺点,钝四棱形。花期约6月,果析续费取数氢还期约7月。
- 中文名称 耳基柏拉木
- 拉丁学名 Blastus auriculatus Y. C. Huang ex C. Chen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灌木,茎圆柱形,分枝多,披散,密被小鳞片。叶片纸质,提琴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耳垂形,长13.5-24厘米,宽4.5-来自8厘米,全缘,离基3出脉,叶面幼时具准频汽紧早达条问小鳞片,以后除基出脉外,鳞片脱落,脉下凹,背面密被小鳞片,脉隆起;无叶柄。

聚伞花序,腋生,具5-9朵花,长约1厘米,花序、花梗、花萼均被密小鳞片,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长漏斗形,长约3.5毫米,波状4裂,裂片长约0.5毫米,具小尖头;花瓣白色,卵形,长约2.2毫米,顶端渐尖;雄蕊4,等长,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长约3.5毫米,粉红色,药隔微膨大,下延基部值方府止呈极短的距,向前至花药基部,末端尖具微上弯;子房顶端具4小突起,略被鳞片。
蒴果椭圆形,与宿存萼贴生;宿存萼较果长,近中部缢缩,檐部具4齿,长约3.5毫米,直径约2毫米,密被小鳞片。花期约6月,果期约7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220米的林内或竹林内。
柏拉木属类照片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河口。 产于河口,模式标本采于河口。

保护现状
保护来自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