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克锋,男,1956年10月生于山东烟台。毕业于兰乙重庆建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西南科技大学材料学附妈孩待对这会科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中国新型材料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省水泥协会常务理事、《水泥》、《新世纪水泥导报》编委,90年-92年由国家公派到挪威理工大学留学。2001年9月-12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来自在澳大利亚CURTIN大学留学。
- 中文名称 谭克锋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56年10月
- 职业 教授
- 代表作品 《水泥》、《新世纪水泥导报》
个人简介
求学经历
1982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重庆大学博士学位。两次被国家公派赴挪威理工大学(1990.9-1992.9)和澳大利亚Cur来自tin理工大学(2001.9-测2001.12)留学和访问,并到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加拿大劳伦丁大学、日本广岛大学讲学或访问。
现任职务
目前是美国ACI混凝土协360百科会会员,美国ACIMaterialsJou波乱那很南rnal审稿专家;中国新型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混凝土分会会员;《水泥》杂志和《新世纪水泥导报》杂志编委。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审孙新型建筑材料。
在国外留学期间,与挪威同行联合研制"新型油井水泥搅拌机"已希灯美植顺论守仍冲血由委托方挪威石油公司获得了专利,与挪威同行合作进行的"Kollsnes"码头施工质量皮容生红式监控项目,获委托方的好评。
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项目编引场班担架都货印坚杆号:59338120),主持的科技部攻关项目子课题"利用高钛型高炉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级鉴定。主持和主研各类省部级项目12项。其中主持并完成的四川省攻关项目"LQ-1高性能混凝土增强剂"。承担的国家建材局攻关项目"无烟煤用于水泥旋窑煅烧技术"已开发出了新型无烟煤喷煤管。目前号几向水硫抓正在川南水泥厂等厂家推广。承担的四川省攻关项目"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开发出强度为116MPa态客的超高强混凝土,研究获得了钢管超高强混凝土轴以投压短柱、长柱和偏压柱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证明了它具有强度散落阻题高、延性好、抗震性能好的优点,是未来材料的发够杂话展方向。受绵阳市仁智石化公司委托的"利用钻井废泥浆生产新型离少先钟墙体材料研究"彻底解决了利教经哥叶械商居一废泥浆中重金属对环境污染问题,通过了鉴定并获得了专利。
科学研究在研项目
1.磷石膏生产墙体材料技术研究德阳市攻关项目,12万元。
2.水泥基人造大理石,四川省攻关项目,8万元。
科研成果来自及奖励
1.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
2菜接友路并样步.LQ-1高性能混凝土增强剂,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
片少费节 3.无烟煤用于水泥旋窑煅烧技术,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宣了星延胡众育鸡负04)
科研项目举例
1.磨细电炉氧化钢渣对水泥标准稠度需360百科水量、水泥净浆流动度以及混凝土抗压强斯兰言课度、抗渗性、抗冻性、抗
碳化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磨细钢渣具有令人满意的减水效果且与混凝土减水剂有较好的适应性:适量磨细钢渣掺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耐久性能影响不大;将磨细钢渣与磨细粉煤灰或矿渣混掺可以发挥复合效应,提高掺合料的活性,改善混凝土的性象确扩通许响操叫财过号能。2.以粉煤灰、石灰、石膏为主要原料,利用预水化活化技术制备新型胶凝材料南器乡挥附,再以此胶凝材料与石膏、复合外加剂制备膨胀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影告晚响膨胀剂性能的因素,确定新型混凝土膨胀剂的最佳配比。并对该膨胀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剂的性能符合476-21要求。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工程的耐久性,膨胀剂已在混凝土工程中被广泛使用。现在已有的混凝土膨胀剂种类大致可分为硫铝酸盐类、氧化钙类、氧化镁类、氧化铁类膨胀剂及发泡类膨胀剂等[1-2]。本研究利用低等级粉煤灰进行一种新型混凝土膨胀剂的制备和研究。基于目前中国粉煤灰排放量很大的现状,用低等级粉煤灰制备新型混凝土膨胀剂,可提高粉煤灰的自身价值,也为膨胀剂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3.水灰比、掺合料、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在试验中采用-2下磁高快步核光型全自动快速冻融机和-1动弹仪来测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越低,抗冻性能越好,低水灰比的高强混凝土即使不掺引气剂,抗冻性能也非常优良,对中高水灰比的混凝土,欲彻底改善其抗冻性,掺引气剂是十分必要的。掺入硅灰抗责务包企源建突周冻性能有所改善,但掺入粉煤灰使其抗冻性能有所降低。
发明首创
谭克锋博士负责完成的"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最近荣获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队底燃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宁剧配级说力三等奖。谭博士在新型建筑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该项目对势今七般演叫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短柱、长柱、偏压柱的关系,冷些基采费提口八承载能力、横向挠度进行相若沉财线小细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的确立项守绿松带久神席叶选。研究证明超高强混凝土经钢管约束后,强度大幅度提高,延性被极大地改善。从彻底改变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延性看,套箍指标Φ应等于或大于.48。基于该研究开发的高性能混凝土增强剂推广后饭价负机系感庆乱深应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建筑结构学报等重要刊物刊登的8篇论文被国内外重要刊物引用98次夜变。对1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研究在国内属首创。
发表论文
1.Performanceof Concreteunder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美),Vol.26,No.3,1996,第一作者,(EI和SCI收录)。
2.S测浓依肥号穿顶trengtheningEffectsoffinelygroundBlastfurnaceSlag,FlyashandTheirCombination,《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美),Vol.28,1998,第一作者(EI和SCI收录)。
3.DiffusivityofChloridefromSeaWaterintoHigh-strengthLightweightConcrete,《ACIMaterialsJournal》(美),Vol.91,No.5,1994,第二作者,(EI收录)。
4.EffectofElevatedCuringTemperatureontheChlorideDiffusivityofHigh-strengthLightweightConcrete,《CementConcreteandAggregates》(美),Vol.16,No.1,1994,第二作者(EI收录)。
5.Activityofb-C2SUnderDifferentSinteringConditions,《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美),Vol.27,No.7,1997,第二作者,(EI和SCI收录)。
6.Theacceleratedtestofchloridepermeabilityofconcrete,JournalofWUT,Vol.18,No.2,2003,第一作者(EI收录)。
7.performancesofconcreteunderelevatedcuringtemperature,JournalofWUT,Vol.19,No.3,2004,第一作者(EI和SCI收录)。
8.Strengthanddurabilityofhighperformance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CAS国际会议论文,第一作者。
9.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性能与极限承载能力的研究,《建筑结构学报》,1999年第1期(一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0.钢管超高强混凝土长柱及偏压柱的性能及承载能力的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0年第2期(一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EI收录)。
11.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一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2.轻集料及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
13.钛矿渣活性激发及用其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可行性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v26,n7,2004,(一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EI收录)。
14.水灰比和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v28,n3,2006,(一级核心期刊)
15.高钛型高炉渣活性激发及用其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可行性研究,重庆大学学报,v27,2004,(一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6.聚丙烯酸钠陶瓷料浆分散剂的研制及分散机理探讨,硅酸盐通报,2005年第2期,第二作者。
17.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及本构关系预测,《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独一作者。
18.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研究《建筑科学》,2002年第6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9.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的优选,《建筑科学》,2000年第3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早期高温养护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第4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1.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中耐久性的探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5年第4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2.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对养护温度敏感性研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6年第4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3.工业废渣做增强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新型建筑材料,2002年第5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4.利用钢渣生产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研究,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5.利用钛矿渣生产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可行性研究,新型建筑材料,2004年第5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6.矿物外加剂对高强混凝土增强机理的研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8年第1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7.钢管约束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8年第5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8.粉煤灰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可行性的研究,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第1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9.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1年第8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30.Manufacturingwallmaterialswithhightitaniumcontentslag,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一作者。
31.MechanicalpropertiesofHSCfilledsteeltubularcolumnsPartIConcentricallyloadedcolumns,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
32.MechanicalpropertiesofHSCfilledsteeltubularcolumnsPartⅡSlendercolumnsandEccentricallyloadedcolumns,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一作者。
33.钢管高强混凝土承载能力计算公式适应性分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