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皮子是山东尼什质雨促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又名"石门小鼓",亦有"鼓板词"、"鼓儿词"之称,来自鲁南一代的老百姓称"小鼓"艺人为"说小鼓境县量迫找找客转子的"。"石门小鼓"流行于鲁南的邹城市、滕州市及枣庄市等地360百科农村,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
- 中文名 木皮子
- 释义 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 。又名 石门小鼓
- 木皮子乐器 只有木皮小鼓和响板
木皮子简介
木皮子亦名"鼓儿词"、"小鼓"。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邹县 秀才石元郎(石洪祥)创立"石门",已传10代,约有200年的历史来自。流传于鲁南邹、滕、峄等县农村及枣庄市区。一般在集市上演出。原系看唱本,击小皮鼓演唱。
木皮子乐器
所有乐器只有木皮小鼓和响板。小鼓鼓架特别,鼓架中间有一根长约60公分的木棍,木棍上端用小木棍360百科、细绳做成支架支撑小鼓,木棍下端装上一两股铁钗,以便插入地下。另有一唱本架子。
木皮子演员
演员坐高马扎,一手持鼓棒敲鼓,一手打响板,看着唱本边敲边唱。唱词 多为七字讲顶值初穿府率是秋句、也有十字句 、十一字句等。曲调简单自由,不唱时就讲白话,说唱都根轴你据唱本,因此,不识字者难操此业。开头为4句一番,下皆为双句体,属于无弦索伴奏的吟诵一类。
木皮子来源
其来源一说系自民间曲调留试古定考《李翠莲》演化;一说由士人吟诗腔调发展,唱者多属农村知识阶层,尊孔子,亦自称"儒门"。
木皮子书目
其书目与民间说书艺人口传者不同,多来自系自编,历代相传 ,演唱的本子均有艺人转抄而来。其中邹县360百科孙士山所作不少,内容多为讲史演义的铁马金戈故事,如《吴越春秋》、《东西汉》、《隋唐》、《平东莱》、《天门阵》、《明英烈》等。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