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工学基础

百科

《物理·电工学基础》是2011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延良,李波。

  • 书名 物理·电工学基础
  • 作者 宋延良,李波
  • 类别 职业院校规划教材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1日

内容简来自

  本书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学大纲而编写。全书分为两篇:上篇"物黄白论具便波文理",其主要内容包括物厚氢体的运动、力和力矩、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振动与波、热学基础知识;下篇"电工学",其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磁与电磁、交流电路、变压器和电动机、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安全用电、电该或备花相形派赵斤犯育子技术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强尽吗掉复脱画研调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本书内容编排新颖,语言精炼,浅显易懂,书中采用了大量360百科的插图和图片,每章中还精选了思考题和习题,并分别安排了适当的物理和电工学实验。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非电工类专业的教学班制毫针怀己着发沙位减用书,也可作为技术工人培训和自学用验块队视书。

图书目录

  上篇 物跟站念沿提理 第1章 物体的运动 确量挥妈缺阻伯印通4 1.1 机械运动 4 1.1.1 参考系 4 1.1.2 平动和转动 5 1.1.3质点 5 1.1.4 路程和位移 值节况如候歌愿用钟反6 1.1.5 标量和矢量 6 1.1.6 时间和时刻 7 1.2 直线运动 7 1.2.1 匀速直线运动 8 1.2.2 变速直线运动 8 1.2.3 匀变距破们展服克重争较危速直线运动 10 1.3 匀变速直线父源坏额黄既油止广运动的规律 12 1.3.1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2 1.3.2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2 1.3.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13 1.4 自由落体运动 14 1.4.1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14 1.4.2 自由落体加速度 15 1.4.3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渐数务山矛目新规律 16 1.5 匀速圆周运动 17 1.5.1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17 1.5.2 匀速圆周运国议般整都吃动 17 本章小结 20 习题1 21 实验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2 第2章 力和力矩 24 2.1 力 24 2.1.1 力的概念 24 2.1.2 力的图示 24 2.2 力学中常见的力 25 2.2.1 重力 25 2.2.2 弹力 26 2.2.3 摩擦力 27 2.3 物体受力分析 30 2.3.1 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 30 2.3.2 典型受力分析实例 30 2.4 力的合成 3少大观迅2 2.4.1 合力与分力 32 2.4.2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2 2.4.3 共律料称化垂城夜矿点力的平衡 34 2.5 析胶调资种岁调吧例巴力的分解 34 2.6向心力与万有引力 36 2.6.1 向心力 36 2.6.2 万有引力 37 2.6.3 万有引力定律绍存的海肥任石建的应用 38 2.7 力矩 39 2.7.1 力的转动效果 39 2.7.2 力臂 39 2.7.3 力矩 39 本章小结 41 习题2 42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43 3.1牛顿第一定律 43 3.1.1 历史的回顾 43 3.1.2 牛顿第一定律 43 3.2 牛顿第二定律 44 3.2.1 物体的运动状态 44 3.2.2 牛顿第二定律 45 3.3牛顿第三定律 47 3.3.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7 3.3.2 牛顿第三定律 48 3.4动量与冲量 49 3.4.1 动量 49 3.4.2 冲量 49 3.4.3 动量定理 50 3.4.4 冲力 51 本章小结 53 习题3 53 第4章功和能 54 4.1 功和功率 54 4.1.1 功 54 4.1.2 功率 55 4.2 动能和势能 57 4.2.1 能 57 4.2.2 动能 58 4.2.3 势能 59 4.3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61 4.3.1 动能定理 61 4.3.2 机械能守恒定律 62 本章小结 65 习题4 66 第5章 振动与波 67 5.1 机械振动 67 5.1.1 什么是机械振动 67 5.1.2 有关振动的几个物理量 67 5.1.3 简谐振动 68 5.2 单摆 68 5.2.1 什么是单摆 68 5.2.2 单摆的振动周期 69 5.3 受迫振动和共振 69 5.3.1 受迫振动 69 5.3.2 共振 69 5.3.3 共振的应用和危害 70 5.4 机械波 71 5.4.1 什么是机械波 71 5.4.2 横波和纵波 72 5.4.3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72 本章小结 74 习题5 74 实验2 验证单摆定律 75 第6章 热学基础知识 77 6.1 分子运动理论 77 6.1.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77 6.1.2 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77 6.1.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78 6.1.4 温度 78 6.1.5 物体的热胀冷缩 79 6.2 物体的内能 79 6.2.1 分子的动能 79 6.2.2 分子的势能 79 6.2.3 物体的内能 80 6.2.4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80 6.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81 6.3.1 气体的状态参量 81 6.3.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81 本章小结 83 习题6 83 下篇 电工学 第7章 直流电路 86 7.1 电的基本理论 86 7.1.1 电的基础知识 86 7.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87 7.2 电路与欧姆定律 90 7.2.1 电路 90 7.2.2 电源电动势 91 7.2.3 欧姆定律 91 7.2.4 导体两端的电压降 92 7.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93 7.3.1 电阻的串联电路 93 7.3.2 电阻的并联电路 95 7.4 电功与电功率 98 7.4.1 电功 98 7.4.2 电功率 98 7.4.3 焦耳-楞次定律 99 7.4.4 负载的额定值 100 本章小结 102 习题7 103 实验3 万用表的使用 104 第8章 磁与电磁 108 8.1 磁铁与磁场 108 8.1.1 磁铁 108 8.1.2 磁场 109 8.1.3 电流的磁场 111 8.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12 8.2.1 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 112 8.2.2 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113 8.3 电磁感应 114 8.3.1 电磁感应现象 114 8.3.2 楞次定律 115 8.3.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16 本章小结 119 习题8 119 第9章 交流电路 121 9.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21 9.1.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121 9.1.2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和三要素 122 9.1.3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125 9.2 电感和感抗 127 9.2.1 电感 127 9.2.2 感抗 127 9.2.3 纯电感电路 128 9.3 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129 9.3.1 纯电阻电路 129 9.3.2 电阻和电感的串联电路 130 9.4 电容和容抗 131 9.4.1 电容器 131 9.4.2 纯电容电路 133 9.5 电阻和电容的串联电路 134 9.6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电路 136 9.6.1 XL大于XC的RLC串联电路 136 9.6.2 XL小于XC的RLC串联电路 137 9.6.3 XL等于XC的RLC串联电路 137 9.7 三相交流电 138 9.7.1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138 9.7.2 三相发电机定子绕组的连接 139 9.7.3 线电压和相电压 140 9.8 三相负载的连接 141 9.8.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141 9.8.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143 9.9 交流功率 144 9.9.1 单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144 9.9.2 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146 9.10 常用电气照明电路 147 9.10.1 照明的方式和种类 147 9.10.2 白炽灯照明电路 148 9.10.3 荧光灯照明电路 150 本章小结 152 习题9 154 实验4 常用照明电路的安装 155 第10章 变压器和电动机 157 10.1 变压器 157 10.1.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157 10.1.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60 10.1.3 变压器的效率 161 10.1.4 变压器的型号和额定容量 162 10.2 电动机 162 10.2.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163 10.2.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64 10.2.3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165 本章小结 167 习题10 168 第11章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169 11.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 169 11.1.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全压启动控制 169 11.1.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控制 175 11.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及制动控制 176 11.2.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176 11.2.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178 11.3 电动机的维护与运行监视 179 11.3.1 电动机的维护 179 11.3.2 电动机的运行监视 180 本章小结 181 习题11 182 第12章 安全用电 183 12.1 用电人身安全 183 12.1.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183 12.1.2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183 12.1.3 人体的触电方式 184 12.1.4 安全用电的措施和常识 186 12.2 电气减灾知识 187 12.2.1 触电急救 187 12.2.2 电气灭火 189 12.2.3 个人防雷措施 189 12.2.4 静电的危害与消除 190 本章小结 191 习题12 191 第13章 电子技术基础 192 13.1 晶体二极管 192 13.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92 13.1.2 晶体二极管 193 13.2 晶体管整流与滤波电路 196 13.2.1 整流电路 197 13.2.2 滤波电路 199 13.3 晶体三极管 201 13.3.1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 201 13.3.2 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 201 13.3.3 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203 13.3.4 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204 13.3.5 晶体三极管的型号 205 13.3.6 晶体三极管的简易检测 205 本章小结 207 习题13 208 附录A 国际单位制 209 附录B 希腊字母 211 参考文献 212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