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与未来世界法律体系

百科

《当今与未来世界法律体系》是2010年法律出版社来自出版的一本图书。该书的目的是要研究考察世界法律体系这样一个比较法学的入门问题,想尝试完成两360百科项工作:第一,对迄今为止的世界法律体系理论和学说进行大概的梳理、说明和评价;第二,在前项工作的基础上,对当今世界法律体系格局作基本的分析,并由此对未来世界律八法律体系格局作出判断

  • 书名 《当今与未来世界法律体系》
  • ISBN 9787511801364, 7511801366
  • 页数 406页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第1版 (2010年2月1日)

  目录

  第一章 法律体系概述/1

  第一节 法律体系/1

帝弱均黑义笔未劳职每门  一、法律体系的含义/1

  二、法律体系输士促范畴在比较法学研究中的地位通影显判缩议找/3

  三、法律体系与来自法律传统/5

  四、法律体系与法律文化/10

  高变图技另收怀(一)法律文化的概念/10

  (二)法律体系与法律文化/17

  第二节 法律体系的源流与形成/20

  一、法律体系的源流/20

  二、法律体系的形成/23

  第三节 既有世界法律体系的划分及其标准/2360百科6

  一、早期世界法律体系划分理论/26

  二、达维德、茨威格特与克茨、大木雅夫的划分理论/29

  (一)勒内?达维德的世界法律体系划分标准及其分类/29

  (二)茨威格特与克茨的世界法律体读始植掉与需吃比系划分理论/31

  (三)大木雅夫的世界法律体系分类及其划分标准/33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法律体系划分的新探索/34

  第四节 未来世界法律体系陆包愿史构转行景附展的思考/39

  一、未来晚首花核世界法律体系问题的认识基础/39

  二、未来世界法律体系划分应采取的标根裂读备学剧氧杀准/40

  三、未来世界法律体系/44

  主要参考文献/46

  第二章 大陆法系/49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特征/局率49

  一、历史渊源:多元的历史渊源与罗马法的核心地位/50

  (一)解换大陆法系多元的历史渊源/安手构纪交液练换信51

  (二)罗马法的核心地位/53

  二、法律观念/58

  (一)权利之法/58

  (二)重视体系、概念和逻辑/59

  三烈鸡阿李、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体系:公私法和部门法的划分/60

  (一)公法和私法的划分/60

  (二)部门法的划分/62

  四、法律的表现形式:内在逻移耐湖设服素身整检行辑和精神统一的法典/师宪城频因换阿听化吧光62

  (一)一个有争议的问题/62

  (二)大陆法系法律渊源的多样性及法典的核心地位/安话刻杂部料士脸露景63

  五、法律职业人的地位:法学家与立督厚多种胡盾住反何法者的主导地位/68

  (一)法学家在法律职业群体中的核心地位/68

  (二)立法者在法律创制方面的中心位置/71

  (三)法官的从属性地位/7介坏穿过杂2

  六、法学教育的模式/73

  (一)法学教育的承担者/74

  (二)法律人培养的过程/75

  第二节 历史沿革/76

  一、大陆法系的起源/76

  二、大陆法系的形成/76

  (一)大陆法系形成的时期/77

  (二)大陆法系形成的过程/77

  (三)大陆法系形成的特色--公私法的异步性和非同源性/81

  三、大陆法系的巩固/83

  (一)《法国民法典》在欧洲的传播/83

  (二)《奥地利民法典》的制定与地位/85

  (三)《德国民法典》的制定和地位/87

  (四)瑞士民事法律对大陆法系的意义/89

  第三节 大陆法系的分布/91

  一、大陆法系的起源地/91

  (一)概况/91

  (二)大陆法系主要起源国的共同特征/92

  二、大陆法系的扩张/93

  (一)大陆法系扩张的途径/93

  (二)大陆法系扩张的一般规律/97

  三、大陆法系的世界分布与变化/99

  (一)欧洲/100

  (二)美洲/104

  (三)非洲/107

  (四)亚洲/109

  主要参考文献/113

  第三章 英美法系/117

  第一节 英美法系特征描述/118

  一、英国普通法和美国法的形成历史/118

  (一)英国法的产生和发展/118

  (二)美国法的产生和发展/121

  二、法律思想方法和关键法律技术/125

  (一)非体系的思维方式--判例法方法论/125

  (二)问题中心的思维--决疑法/127

  三、法律职业者和法学教育/130

  (一)律师的独特形成机制/130

  (二)法官的产生和地位/131

  (三)法学教育/133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分布与特征/134

  一、英美法系分布概况及历史原因/134

  二、英美法系成员国的特征总结/142

  第三节 英美法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44

  (一)英美法发展情况概况/144

  (二)影响英美法发展的理论思潮/149

  (三)英美法系的法典化及立法改革/154

  主要参考文献/162

  第四章 伊斯兰法系/166

  第一节 伊斯兰法的渊源和特点/169

  一、伊斯兰法的渊源/169

  二、伊斯兰法的基本特点/171

  三、传统伊斯兰法的基本内容/175

  四、伊斯兰法分布国家与地区/176

  (一)传统伊斯兰法国家/176

  (二)西方国家穆斯林社区的崛起/178

  第二节 伊斯兰法的嬗变/179

  一、从衰落到复兴的伊斯兰法/179

  二、迈入21世纪的伊斯兰法--路在何方?/182

  第三节 伊斯兰法的发展动态/187

  一、伊斯兰家庭法/187

  二、伊斯兰金融法/191

  三、伊斯兰刑法/196

  四、伊斯兰宪政/200

  主要参考文献/206

  第五章 当今西方两大法律体系的发展变化/210

  第一节 大陆法系制定法的判例创制补充/211

  一、使抽象的制定法内容更具体/213

  二、克服制定法语言的模糊/217

  三、拓展制定法的适用范围/220

  四、弥补法律预见不足的情形/222

  五、部分领域的判例法的突出地位/225

  六、大陆法系国家判例创制补充的历史发展及趋势/226

  第二节 判例法的成文化发展倾向/228

  一、对判例的体系化整理/231

  (一)判例汇编/231

  (二)对判例进行的抽象化整理/233

  二、英美法系制定法地位的发展变化/235

  三、英美法系中制定法的现实作用/238

  (一)对判例法进行的立法编纂/238

  (二)对判例法进行改革/239

  (三)对新型社会关系的调整/240

  四、英美制定法的发展趋势/241

  第三节 西方两大法系的趋同/242

  一、法律形式上的趋同/242

  二、法律程序的趋同/244

  三、实体法律的相互借鉴/246

  四、西方两大法系趋同的原因/247

  (一)两大法系国家文化基础的共同性/247

  (二)法律价值的共同性/248

  (三)法律的共同来源/248

  (四)法律技术的互补性/249

  (五)国际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50

  五、西方两大法系趋同的发展与强化/251

  主要参考文献/254

  第六章 全球化及其对世界法律体系格局的影响/256

  第一节 全球化及其法律问题/258

  一、全球化中的利益纠纷/258

  二、全球化中利益纠纷的法律调整/261

  第二节 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266

  一、各国法律之间的协调和合作/267

  (一)法律多元前提下的国际协调和合作/269

  (二)转化国际法或者自愿移植国际法和外国法人国内法/273

  二、国际统一私法实体法的迅速发展/278

  三、不同于传统国际公法发展的新现象/285

  第三节 全球化下法律发展与世界法系格局/287

  一、全球化下法律发展的多元化属性/287

  二、世界法律体系之间的差别并未根本消除/292

  三、跨法系共同法及其对世界法律体系融合的促进/292

  主要参考文献/295

  第七章 法系与法系格局理论的反思与构想/299

  第一节 既有法系划分理论的检讨与反思/299

  一、法系划分理论的历史沿革/299

  二、既有法系划分理论的检讨与反思/302

  (一)法系之综合划分标准理论/302

  (二)检讨/305

  (三)反思/315

  第二节 新理论的建设与构想/320

  一、法律秩序一法基因理论概述/321

  (一)法律秩序/321

  (二)法基因/324

  (三)法律秩序与法基因之间的逻辑关系/329

  二、法律秩序--法基因模型/330

  (一)模型的基本素材/330

  (二)法基因的系谱、结构与要素/333

  (三)法基因的量化研究/346

  主要参考文献/360

  第八章 当代和未来中国法制的法系归属/361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法制进入世界法律体系/361

  一、传统法律改制的结果/361

  二、传统法律改制的社会和思想背景/363

  三、清末中国传统法制改革的进程/365

  四、清末中国法律改革的基本特点/367

  五、清末法制改革的继续与发展/368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制格局及其发展演变/369

  一、大陆的法律制度/370

  二、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371

  三、香港特区的法律制度/373

  四、澳门特区的法律制度/374

  五、现今中国四地法制之异同/375

  (一)现今中国四地法制之共同点/375

  (二)现今中国四地法制之不同点/380

  第三节 未来中国法制发展的取向及其法系归属/383

  一、关于中华法系的认识与理解/384

  (一)中华法系的历史存在/384

  (二)中华法系的意识存在和现实不存在/385

  二、关于中国特色意识的理解与批判/387

  三、关于制定法与案例法的区别与关联/389

  (一)判例与案例的区别/390

  (二)英美法之先例与我国所谓"先例判决"之区别/392

  (三)先例判决与案例指导/393

  (四)司法解释和案例制度/394

  四、成文法的基本形式--法典编纂/399

  五、当代和未来中国法制的法系归属/402

  主要参考文献/404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