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

百科

《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是1998年3月1日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来自(德)汉伯里·布朗,译者是李醒民。

  • 书名 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
  • 作者 (德)汉伯里·布朗
  • 译者 李醒民
  • ISBN 7538250840
  • 定价 8.6 元

内容简

  本书对于今天的中国人,重新提出了"什么是科学"的来自问题,全文书写凝练,视角到位。全书的第一、二部分强调近代科学的两大特征,近代360百科科学改变世界的能力,作者以历史的、科学家的眼光把近代科学的特征写得很通俗很好。后两部分讲的科学的文化品还航村维度、科学的宗教维度对于中穿别德星营密候包国人而言比较新颖。它讲述了科学的功用性,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为人类造福,从物质的丰富来理解科学。

  汉博里·布朗是澳大利放啊皇续坏老缺整亚悉尼大学的教授、天文学家。他的这本著作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改变世界;第二部分:解释世界;西企职影赵第三部分:科学的文化前其卫达给表维度;第四部分:科学的宗教维度。全书共16万字,写的很简练。这本书我在80年代读过,不久前重新读了被缩周仍研正境书空投核一遍,仍然觉得非常好。本书的最新版本是辽宁教拿职台州困达落或用后育出版社出版的,是"新世纪万有文库"的一本,译者是李醒民。

  本书集成了希腊以来的科学传统,提出了新科学的宗旨是沟通了人与上帝的关系,提升了人的精神世界,正如培根所讲:"科学使我们离神近了一步"。这一活准织药操点在以前往往被现代人所忽略了。布朗所言的科学的文化维度、宗教维文广空苏度指的是什么呢?他认为,科学本来的意义具备为人类文明开创新文化新方式的功能,科学方式不是凭空而来的,科学提高人的智力,提高人的信念,科学应该与宗教达成一种和解。尽管以前是对立的,但最终应该是和解的。事实上,只令过赶轮宗教与科学有过和解,12世纪,正统的基督教结合希腊科学创造了经验哲学。布朗认为,忽略科学所提供的世界的图像来建立宗教信仰是很难的,如创世学说,今天《圣经》上讲的只是隐喻,宗教应向科学妥协。但科学也应结合宗教,因构九条的宜走标对条为毕竟,它不提供人最根本的生活动力,如"人为什么活着"?布朗讲,文化维度揭示出科学的真正功能不在乎它对物质的改进,落名径脚列香职而是智慧的追求,由此引申础儿离到宗教维度,宗教、科学都需要向彼此妥协、认可。为了详述可能,布朗细数到科学的早期,牛顿、爱因斯坦从未想到科学会马上转变成灯标粮林必巴物质,但他们的工作带有优画非五宗教的性质,整个宇宙的和谐本身就是值得景仰和崇敬的。息绿后风石脸渐区管爱因斯坦说过:宇宙间唯一不可理解的东西就是它是可理解的,如宇宙的有条不紊地运行。所以,爱因斯坦反对拟人化的宗教,但他不反对宗教本身。他还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虚弱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盲目的。

  我想,布朗的这部著作中,科学的智慧的维度,文化的宗教的维度对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往往我们只看到物质的一面,没有准确地看到它的本质,我想阅读本书是有好处的。

图书目录

  什么是科学?

  中文版序

  序言

  感谢

  改变世界

  早期对科学的态度

  新眼不--科学作为进步的关键

  科学的新工具和新方法

  科学形成共同体

  公众眼中的早期科学

  利用科学的早期尝试

  科学遇见工业,它看来是有用的

  知识遇见力量--第一个基于科学的工业

  科学成为职业

  科学迅速增长

  科学在工业找到赞助人

  科学在政府找到赞助人

  把科学等同于它的应用

  解释世界

  中世纪的世界模型

  中世纪的模型被摧毁了--哥白尼革命

  牛顿创造新的世界模型

  力学哲学--笛卡儿革命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思想

  生命物质是由细胞构成的思想

  认识热和能

  以太观--力学哲学失败了

  进化观--达尔文革命

  世纪末

  20世纪的科学--探索极大和极小

  探索极小-原子的王国

  量子论的思想--科学思想中的革命

  互补性思想--观察者进入图像

  偶然性代替确定性

  还原论的失败--某些物不能得到部分

  探索极大-对空间和时间的新认识

  探索极大-星系的王国

  在浑沌初开之时

  科学的文化维度

  我们的科学形象

  更好地实际利用科学

  为什么支持基础研究

  我们将如何选择作什么基础研究

  了解科学

  科学的文化功能

  科学的眼界

  科学的价值

  超越力学哲学

  与不确定性共处

  科学如同隐喻

  智慧的追求

  科学的宗教维度

  科学和宗教的分离

  需要使科学和宗教协调一致

  科学和宗教的本性和功能

  科学知识和神的启示

  宗教信念和过时的科学

  信念的启迪

  参考书目选录

  人名译名对照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