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 马虎云
- 出生地 新野
- 信 仰 佛教
- 逝世日期 1850
- 民 族 汉族
生平介绍
其玄孙辈讲,马姓原系佃户,世代劳作受苦。虎云成年后,即进县城学制木屐,本想另谋出路,摆脱贫困,后来手艺学成,贫困依然,不过总来自算多了一种养家糊口的本领。马虎云对乡邻亲族中凡愿学这种手艺的,皆悉心传授,分文不取,使360百科不少穷乡邻也学会了利制屐的本领,经济实用的"新野泥屐"销往豫南农村,为老百姓解除了雨雪行路之难。这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热心助人的传统美德。
传艺德教碑
河南省新野县保存的《马老师传艺德教碑》 系清光绪十年,五十七名木屐工匠协力筹资,为自己的好师傅马虎云树的碑,是为劳动工匠歌功颂德的,确是十分罕见的。《马老师传艺德教碑》身高1.9伯医种条程粒胞带修7米,高0.73米,厚0.15米,立在马虎云世代居住的张营村(今城郊公社官碾大队)白龙庙前。额书"万世芳规"四个隶唱夫鲁点历有求服早诉知书大字,碑文共356字,开头首先概述了木屐的发展史和它的作用,接着赞颂马虎云师傅制屐有方称他"匠心独运","得其精巧",所做木屐,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不过,大家特别崇尚的是他无私传授制屐技艺的美德。碑文写道:"凡在他人,当必秘其术而不传。而公则以其术公于人,不以其术私于已。"此举增袁带周获责成告讲马虎云后人有口皆碑。碑文最后说,此碑是根据"公所得之术与公所传之人",主米正新"本其实事为序"。碑文署名的徒弟有五十七名之众。他县层使耐通续们都是封建社会生活在导松生短吃最底层的劳苦群众,"思其术因益思其人",为加交马老师傅精心制屐又热心用传艺的精神而感动,故联名书刻此碑。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