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迷孔菌

百科

栎迷孔菌,属多孔菌科一种,是木栖腐生的中小型菇类,该菇类生长于如台湾等地低中海拔林区,而最大特色是烘干加工后可作为抗癌药物。

  • 中文名称 栎迷孔菌
  • 外文名称 Daedalea quercina
  • 参考文献 Syst. Mycol. 1: 333, 1821
  • 同物异名 Agaricus quercinus L., Sp. Plant

本信息

  中文学名: 栎迷孔菌

  拉丁学名: Daedalea quercina (L. 来自: Fr.) Fr

  参考文献: Syst. Mycol. 1: 333, 1821;

  360百科bertson & Ryvar整着室把月核领都行列击den, North Am. Polyp. 1: 224, Fig. 103, 1986.

  同物异名 :Agaricus quercinus L., Sp. Plan林论技钟t., p.1176, 1753.

  Trametes quercina (L. : Fr.) Pilat, Atl. Champ. Eur. 3: 329, 1940; Tai, Sylloge 划源变给宜击画Fungorum Sinic火科察含朝orum, p. 748, 1979.

形态描述

  担子果多年生,无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马蹄形或半圆形,3-6×5.5-12cm,厚1.5-4cm,表面具微细绒毛,有时变光滑,土黄色或浅褐色,无环纹;边缘厚而钝。菌肉刻宁拿司护冷沙击优朝优淡黄褐色,火绒状,厚0.3-3cm,遇KOH溶液变黑褐色。菌管与菌肉同色,长约1cm。孔面深木材色,淡褐色或污褐色;管口略圆们房资局形,长圆形到迷宫状或几乎成褶状,每毫米1-2个。

  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具锁状联合,直径3-5μm;骨架菌丝无色到微带淡黄褐色,厚壁到实心,直径3-5μm;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弯曲,分枝,直径1-1.5μm。

  担孢子圆柱形到宽圆柱形,透明,薄壁,稍弯曲,6-7.5×2.5-3μm。

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阔叶树上,尤其喜生于栎树上。木材褐色腐朽。

  海拔高度 :0

  中国分布: 北京百花山,16058。巴车交河北阜平,16060。江苏南京玄武湖,33329。湖北武昌火车站,16059。

  世界分布: 中国、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美国。还有其他国家。发生在北半球温带橡树圈内

讨 论

  本种容易识别。其特点为木栓质到木质,淡黄褐色菌肉,不规则到迷宫状子实层体以及几乎专性寄主。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