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码数与脚长的关系
鞋码是指鞋内空间长度的一种度量方式,通常用厘米或英尺表示,掌握码数和脚长之间的关系可以方便选购合适的鞋子。在国际上一般用欧洲码(EUR)、英国码(UK)、美国码(US)、国际码(CMN)等几种规格。例如,美码和英码都是按英尺作为标准,而欧洲码则是厘米。对于脚长16.5厘米的孩子来说,按照国际标准,通常为EUR 26码或UK 8.5码,US码则为9.5码,CMN标准则为160码。
2、如何正确测量脚长
不同的脚型、肥胖程度、年龄和活动量对脚的大小和形状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选购鞋子时需要先正确测量脚长。测量方法是将袜子脱掉,将脚踏在一张白纸上,用一支笔仔细地勾画出脚的轮廓,然后再用卷尺测量最长的地方,即从脚趾尖到脚跟的距离。测量时需顾及脚的厚度、宽度和脚弓等因素,以得到更准确的脚长。在测量好脚长后,再经过对照上面的各种码数标准,选择适合的码数。
3、如何选择合适的鞋子
一旦测量好脚长并确定了适合的码数,就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鞋子。一般来说,合适的鞋子除了码数之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鞋型:选择适合脚型和足弓的鞋型,不同的鞋型对脚型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2. 鞋面材质:根据天气、活动场合和个人需要选择适合的鞋面材质,如皮革、帆布、人造革、网眼布等等。
3. 鞋底材质:鞋底材质一般有橡胶、TPR、PU等,不同的材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需要考虑摩擦力、舒适性和抗滑性等因素。
4. 鞋子的质量:品牌、材料、做工等都会影响鞋子的质量,通常来说,价格越高的鞋子质量越好,但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作出选择。
4、注意事项
选购鞋子不仅需要注意上述一些方面,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选鞋时最好在下午或傍晚时选,因为这个时候脚会比较肿胀,鞋子大小的选择也更为准确。
2. 不同品牌的鞋子尺码标准可能存在差异,选购时最好试穿比较。
3. 鞋子尺码不是绝对的,不同人的脚型不同,肉厚度不同,对鞋子的舒适度的感觉也会不同。
4. 鞋子要有一定的空间,能放进一张厚度为1-2张厚度为一元硬币的卡片,过宽或过窄的鞋子都会有不舒适的感受。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