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箱树(学名:Cephalanthus tetrandrus)是茜草科、风箱树属植物。
- 中文名称 风箱树
- 拉丁学名 Cephalanthus tetrandrus (Roxb.) Ridsd. et Badh. F.
- 别名 水杨梅、马烟树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落叶来自灌木或小乔木,高1-5360百科米;嫩枝近四棱柱形,被短演宽乎项柔毛,老枝圆柱形,褐色,无毛。叶对生或轮生,近革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5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上面无毛至疏被短福汽委柔毛,下面无毛或密被柔毛;侧冲个准况群脉8-12对,脉腋常有毛窝;叶柄长5-10毫米,被毛或近无毛;托叶阔卵形,长3-5毫米,督际构音岩社短顶部骤尖,常有一黑色腺体突掌钟家四。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8-12毫米,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2.5-6厘米,不分枝或有2-3分枝,有毛;小苞片棒形至待液打向代照世失成棒状匙形;花萼管长2-3毫米,疏被短柔毛,基部常有柔毛,萼裂片4,顶端钝,密被短柔毛,边宽音缘裂口处常有黑色腺体1枚;花冠白色,花冠管长7-12毫米,外面无毛,内面有短柔毛,花冠裂片长圆形,裂口处通常有1枚黑色腺体;柱头棒形,伸出于花冠外。果序直径10-20毫米;坚果长4-6毫米,顶部有宿存萼檐;种子褐色,具翅状苍白色假种皮。花期春末夏将帮列划先初。
生长环境
潮湿地, 沟边, 灌丛中, 河谷, 河谷密林中, 山谷田埂边负厚于云政微才故备, 山坡潮湿地, 山坡疏林中, 严输石灰岩山密林中, 阴地 , 沼泽疏粉司题机林中。海拔40-1蛋好言快白木概劳100m。
药用价值
来源
茜草科风箱树属植物来自风箱树Cephal行职听名及anthus naucleoides DC.[C. occidentalis auct. Non L.],以根、叶和花序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
苦,凉。
功能主治
根:清360百科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生肌,祛痰止咳。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 染,咽喉肿痛,肺炎,咳嗽,睾丸炎,腮腺炎,乳腺炎;外用治跌打损伤,疖肿,骨折(或用根皮酒浸1~2天,焙略简叫守己刚定胡训五个干研末敷,可止血止痛)。

花序:清热利湿。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叶:清热解毒。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单方验方
1.对口疮:水杨梅叶,捣烂敷患处,并迫用其根煎水服。
2.天疱疮:水杨梅叶祖杆族措,煅为末,加梅片少许,杆树优地职哥讨食即用生油调搽患处。
3.跌打接骨:水杨梅茎或成再即洲叶四两,捣烂炖酒敷患处。
4.慢性痢疾:水杨梅叶五钱,捣烂,煎水一碗,和黄糖一两服,连服一至三次。
5.仅弱跌打积瘀作痛:水杨梅干根二两,浸酒一斤,外擦患处,并内服。
6.疮肿吧顾特非血香最:杨梅树根四两,浸酒半斤,以棉花浸贴,勿令干燥,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7.甲状腺肿:杨梅树根二至四两,荔枝干五个。清水煎服。
药物禁忌
孕妇忌服。
用法用量
根0.5~1两;外用根皮叶适量,捣烂敷患处。花序:15~20个。
中草药释义
【通用名称】风箱树叶
【其他名称】风箱树叶 (江西《草药手册》)
斤死古行重粒菜讨兴甲 【来源】为茜草科植到衣胜乐变害里海较排排物风箱树的叶或嫩芽。
【植物形态】风箱树,又名:水杨梅(《生草药性备要》),珠花树、鸡仔家标木、马烟木、水抱木、大叶水杨梅、假番桃。 常绿灌木,高1~4米。分枝极多。叶对生,很少轮生,圆形或椭圆披针形,近革质,长7~13厘米,宽2.5~8厘米,先端短尖、长尖或钝头,基部浑圆或近心形,全缘,下面被柔毛或茸毛;叶柄长5~10毫米;断广们继托叶三角形,先端削尖,常具1黑色腺点。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或排成总状花序,花两性;萼长约3毫米,外面被毛,裂片极短几离万持鸡原差左简王带;花冠管漏斗形,白色,长约8.3毫米;里面有柔毛,裂片4,钝头;雄蕊难协未杂压紧4,花丝短;子房下位,花柱线形,外露。蒴果倒圆锥形,花萼宿存。种子矩圆形。花期秋末冬初。 生于溪边、沟边、田边、低洼的荒坡、潮湿地。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云南、江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风箱树根)、花序(风箱多哪企让被检首亚树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苦,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有毒。" ②《南宁市侵早直谈药物志》:"淡,平,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收湿止痒。治皮肤痒疮,对口疮,天疱疮,烂脚趾,跌打,牙痛,痢疾,肠炎。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疮癞、外痔,敷脚趾烂,治水渍指伤。"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枝、叶:煎浓汁或捣盐填患处,或含漱治风火牙移样车剧财越空回执痛;叶:外敷治皮哥项报振终百肤疮庠。" ③《岭南草药志》:"止血生肌,杀虫止痒,消肿拔毒。"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3~5钱。
【选方】①治对口疮:水杨梅叶,捣烂敷患处,并用其根煎水服。 ②治天疱疮:水杨梅叶,煅为末,加梅片少许,用生油调搽患处。 ③治跌打接骨:水杨梅茎或叶四两,捣烂炖酒敷患处。 ④治慢性痢疾:水杨梅叶五钱,捣烂,煎水一碗,和黄糖一两服,连服一至三次。(选方出《岭南草药志》)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胃肠炎及菌痢 取大叶水杨梅15斤,加水27000毫升,煎至9000毫升,加入薄荷20两再煎,使每90毫升浓缩液中含大叶水杨梅1.5两,薄荷2钱。成人50~60毫升,日服3~4次,小儿酌减。如伴有腹痛者,针刺足三里(双);伴有恶心、呕吐者,针刺内关(双);失水者需补液。治疗42例,多数在1~2天内显示疗效。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