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

百科

《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套装上下册)》在现有"信号与系统"和"自动控制原理"类教材的基础上,把"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来自突出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注重理论叙述煤特措降极的深入浅出与通俗易懂,既能节省360百科理论课时,又有利于教学质量市发工且振践养充的提高。

  • ISBN 9787301154588
  • 开    本 16开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    者 邱德润
  • 书    名 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

内容简介

  《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1~4章)介绍信号、系统和控制的基础知识;中篇(5~9章)介绍信号与系统控制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分析法--先讲连续与离散信号的分析章红方状肉位妒房,再讲连续与离散系统的分析,以来自增强条理性、连续性并避免重复;下篇(10、11章360百科)突出了状态空间分析法的重点和系统的综合问题。全书为读者准备了选择学习的足够空间,考虑到不同专业对"信号分析"和"系统分析"两方面要求的差异,主讲教师可按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与课时限制,少讲或不讲《信号、系统西酸样难觉李入怀查句与控制理论(套装上下册)》的某些章节。

  《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套装上下册)》分上、下两册出版棉口兰色问卷求,上册包括1~7章,下册包括8快静~11章。《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套装上下册)》可同时作为"信号与系统"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总参考学时为120~140学时,可供普通高等院校电子电气类的自动故杀史素属末作二农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益片物施尼底去织些富题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动力、冶金等专业使用,也可供从事电子电气类各专业工作的工程保益领项散天吗斗省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套装上下册)》包括:《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上册)》和《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下册)》共两册。

图书目录

  《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上册)》目录:

  上篇基本认识

  第1章 对信号的基本认让观都曲马州团首

  章节知识框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导入案例

  1.1 信号的描述与分类

  1.1.1 什么是信号

  1.1.2 信号的分类

  1.2 信号的基不友斤喜两胡必本特性与运算

  1.2.1 信号的基本特性

  1.2.2 信号的基积升降积本运算

  1.2.3 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1.3 奇异信号

  1.3.1 连续时间阶跃信号

  1.3.2 连续时间冲激(脉冲)信号

  1.3.3 关于广义函数

  1.3.4 阶跃序列和脉冲序列

  1.4 正弦信号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对系统的基本认识

  章节知识框架

附议补引布转陈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导人案例

  2.1 什么是系统

  2.1.1 系统及其基本问题

  2.1.2 系统的设希毛家针素铁模型与表示

  2.2 系统的特性与分类

  2.2.1 系统的特性

形其河身激解呢扬银者脱  2.2.2 系引虽说乡验据杆显可板统的分类

  2.3 系统的校正

  2.3.1 系统的校正及其作用

  2.3.2 系统校正的基本方法

  本章小结

  调导后晚温参决习题2

  第3章 对控制的基本认识

  章节知识考器场历并列振无较住吸框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导入案例

  3.1 控制的主要目的

  3.2 控制的基本方式

  3.2.1 开环控制

  3.2.2 闭环控制

  3.3 控制的基本要求

  3.3.1 典型输入信号与典型初始状态

  3.3.2 控制的基本要求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章节知识框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导入案例

  4.1 由系统原理图画功能图

  4.2 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

  4.2.1 基本方法

  4.2.2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

  中篇经典分析方法

  下册

  《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下册)》目录: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导入案例

  10.1 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0.1.1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0.1.2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10.2 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10.2.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10.2.2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10.2.3 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离散化

  10.2.4 基于MATLAB环境下的控制系统仿真

  10.3 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10.3.1 能控性及其判定

  10.3.2 能观性及其判定

  10.3.3 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

  10.3.4 能控标准型与能观标准型

  10.3.5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

  10.3.6 能控性和能观性与传递函数矩阵之间的关系

  10.3.7 传递函数矩阵的实现

  10.3.8 MATLAB环境下的能控性与能观性分析

  10.4 稳定性与李亚普诺夫方法

  10.4.1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义

  10.4.2 李亚普诺夫第一法

  10.4.3 李亚普诺夫第二法

  10.4.4 线性系统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10.4.5 非线性系统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10.5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10.5.1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10.5.2 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

  10.5.3 状态观测器及其实现

  10.5.4 带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10

  第11章 最优控制

  章节知识框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导入案例

  11.1 概述

  11.2 最优控制的变分法

  11.2.1 泛函的定义

  11.2.2 泛函极值的定义

  11.2.3 泛函的变分

  11.2.4 泛函的极值

  11.2.5 端点固定时的Euler方程

  11.2.6 矢量情况

  11.2.7 连续系统最优控制

  11.3 有约束最优控制的极小值原理

  11.4 动态规划

  11.5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11.5.1 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问题

  11.5.2 无限时间输出调节器问题

  11.5.3 线性定常调节器问题

  11.6 应用MATLAB解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

  本章小结

  习题11

  8~11章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