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手疗法图解

百科

《脊椎手疗法图解》是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苟亚博。 本书7章,主要以图解形式全面系统地介来自绍了脊椎不同部位的整脊手法、注意事项。

  • 书名 脊椎手疗法图解
  • 作者 苟亚博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 定价 75 元

简介

  《来自脊椎手疗法图解》可供骨伤科医生、整脊医生、推拿科医生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脊椎手疗法是世界医学的一大突破,风行于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脊椎手疗法图解》由国际交流医科360百科大学校长、台湾医学博士苟亚博及其得意门生黄国松博士编著。

作者简介

  黄国松,替代医学医学博士、教授,1944年出生,台湾台中市人。早乙引育亲福剂们问年师从苟亚博教授研习脊椎神经的病理变化。因有感于病因的欠缺,遂于1990年开始将经络学说存声硫满中的经筋系统结合脊椎神经一同双样研究。1992年又将战尼指铁裂不有业景议四肢结构与生物力学一同结合研究。1993年增加人体结构工程与动态力学对脊椎神经造成学穿的影响再评估。1995年增加血液流变学对结构工程的影响进行复合研究。1995年从大量的临床病案中总结出脏腑器官与经筋通道的互补影响,并开始以经筋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诊疗疾病操被严述角。擅长以徒手治疗软组织伤病及疑难杂病,疗效显著。著有《经筋手疗法图解》、《四肢手疗法图解》等书,学生遍布美国、瑞典、新加坡、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

  椎体错位引起内脏的病变

  椎体错位引起肌肉的反射痛

  一、佛氏皮神经节简介

  (一)佛氏皮神经鲜星外谓入更节图的说明(前面)

 专阻继超消院地排叫进 (二)佛氏皮神经节图的说明(背面)

  二、苟氏椎侧痛源触诊理论的由来

 来自 (一)四肢疼痛的根源

  (二)苟氏椎侧痛源触诊图的说明

  (三)四肢疼痛的反射表

  常用姿势与360百科手法示范图

  手掌液二神配酸失士略本发力区域标示图

  软组织舒缓区域位置标示图与名称

  相证宪乱卷究胜宁两路一、位置标示图与编号

  二、编号与软组织名称对照表

  第二章 枕骨

  一、枕骨的检查方法

  二、枕骨移位引起的神经异常

  三、舒缓手法

  四、枕骨矫正手法

  手法-1

  手法-2

植气读画  手法-3

  手法-4

  手法-5

  手法-6

  手法-7

  手法-8

  第兰章颈椎

  一、颈椎神经分布及其病症

  二、颈椎矫正前的安全检查

  (一)颈椎矫正的禁著甲雨技见治布械普带唱忌事项

  (二)颈椎安全检查的手法

  三、颈椎神几我口讨财理应皮乡句经的异常与皮神经节的关系及症状和矫正手法

  (一)第一颈椎神经(c1)的异常

损升情抗见须  第一颈椎神经的软组织舒缓区

  第一颈椎矫正法

  手法-9

  手法-10

  手法-11

  手法-12

  (二)第二颈椎神经(C2)的异常

  第二颈椎神经的软组织舒缓区域

  第二颈病令绍椎矫正法

  手法-13

  手法-14

  手法-15

  手法-16

  手法-罪亚药抗17

  (三)第三颈椎神经(C3)的异常

  第三颈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域

  第三颈椎矫正法

  手法-18

  手法-19

  手法-20

  手法检担稳两章保广-21

  (四)第四颈椎神经(C4)的异常

  第四颈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域

  第四颈椎矫正法

  手法-22

  手法-23

  手法-24

 改源抓 手法-25

  (五)第五颈椎神经(C5)的异常

  第五颈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域

  第五颈椎矫正法

  手法-26

  手法-27

  手法-28

  (六)第六颈椎神经(C6)的异常

  第六颈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域

  第六颈椎矫正法

  手法-29

  手法-30

  手法-31

  手法-32

  (七)第款土起草七颈椎神经(C7)的异常

  第七颈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域

  第七颈椎矫正法

  手法-33

  手法-着让34

  (八)第八颈椎神经(C8)的异常

  第八颈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域

  第八颈椎矫正法

  手法-35

  手法-36

  手法-37

 代口审因深八鸡起 一、胸椎神经的兴拉补推更果云英说分布及其病症

  二、胸椎神经坏卷音究顾力更的异常与皮神经节般何此尔西继型的关系及其症状和矫正手法

  (一)高胸(T1、T2、T3、T4)神经异常

  (二)高胸区胸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与反射痛区

  (三)高胸区胸椎矫正法

  手法-38

  手法-39

  手法-40

  手法-4l

  手法-42

  手法-43

  手法-44

  手法-45

  (四)中胸(T5、T6、T7、T8)神经异常

  (五)中胸区胸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与反射痛区

  (六)中胸区胸椎矫正法

  手法-46

  手法-47

  手法-48

  手法-49

  手法-50

  手法-51

  手法-52

  手法-53

  手法-54

  手法-55

  手法-56

  手法-57

  手法-58

  (七)低胸(T9、T10、T11、T12)神经异常

  (八)低胸区胸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与反射痛区

  (九)低胸区胸椎矫正法

  手法-59

  手法-60

  手法-6l

  手法-62

  手法-63

  手法-64

  手法-65

  手法-66

  手法-67

  手法-68

  手法-69

  手法-70

  第五章 腰椎

  一、腰椎神经的分布及其病症

  二、腰椎神经异常与皮神经节的关系及病症

  (一)第一腰椎神经(L1)的异常

  (二)第一腰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与反射痛区

  (三)第一腰椎的矫正手法

  手法-71

  手法-72

  (四)第二腰椎神经(L2)的异常

  (五)第二腰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与反射痛区

  (六)第二腰椎的矫正手法

  手法-73

  手法-74

  (七)第三腰椎神经(L3)的异常

  (八)第三腰椎神经软组织的舒缓区与反射痛区

  (九)第三腰椎的矫正手法

  手法-75

  手法-76

  手法-77

  ……

  第六章 骶椎与髂骨

  第七章 臀部运动

  附录

  ……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