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本智能家居除义翻仍行业财经读物;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奠基人向忠宏的第二部磁色计短是命检智能家居著作;IC芯片、互联网、投资界资深人士鼎力推荐;告诉你智能家居概念股如何投械换旧资;全方位解防领之资它字等术读各类公司进军智能家喜居行业的策略与行动路径;与大家一起寻找最赚钱的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家居创业团队如音脱何与巨头竞合前行;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车联网进阶必读;分析BAT、小米、京东、360的智能家居战略;媒体来自人、创业者、投资人三重身份透视智能家居行业。
- 书名 智能家居:下一场巨头游戏
- 作者 向忠宏
- 页数 388 页
- 定价 58 元
- 开本 16 开
基本信息
作者
向忠宏 著
书号
ISBN 978-7-121-23251-0
出版日期
2014年6月出版
定价
58.00元
页码
388页
开本
1角演费实仍半马越6开
作者简介
向忠宏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与品牌管理方向EMBA)、兰州大学(地质学学士)。现任千家网CEO、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来自化委员会秘书长、智能硬件与智能家居开发者联盟发起人、IC咖啡共同发起人,领建资本合伙人,18年建筑智能化与住宅智能化行业从业宣企植然信东复在经验。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智能家居商业模式介绍和品牌竞争格局分析的读物,首先从国外智能家居平台竞争生态谈起。然后重点分析国内各类智能家居商业模式,包括智能家居项目集来自成、智慧社区建设与运营、家庭智能安防运营等,并对智能家居中几个关键产品市场的品牌竞争格式进行了分析,不仅有火爆的智能路由器,也有资本市场特别青睐的家电智能控制器和芯片模组,还有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智能家居云平台,另外,还特别解读了2014年初刚刚兴起的智能家电热潮的产生原因和今后走向。最后,全面货热肥洋三概直敌脸包地分析了智能家居企业生态,智能家居将是一场巨头的游戏,在与巨头的竞合中,初创团队只能在七个抓危美智能家居单品方向进行创业才有成功的机会。
编辑推荐
主 告诉你智能家居概念股如何投资
第一本智能家居行业财经读物
全方位解读各类公司进军智能家居行业的策略与行动路径
与大家一起寻找最赚钱的智能家居产品
智能家居创业团队如何与巨头竞合前行
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车联网进阶必读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奠基人向忠宏的第二部晶智能家居著作
分析BAT、小米、京东、360的智能家居战略
媒体人、创业者、投资人三重身份透视智能家居行业
前言
"你的智能家居新书什么时候出?"这成了我与智能家居行业的老朋友见面时对方经常提出的问题,而我总是以"还没想好"来回复。事实的确如此。2002年,我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智承未毫铁几增候特投能家居行业第一本专业书籍《智能家居》,在业内引发了巨大反响。一晃十二年过去了,智能家居技术和产品不断更新,原有图书的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我也一直在犹豫钢资起限财属某解转是不是要重写《智能家居》,然而新书怎样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如果仍站在技术和360百科产品的角度来写,恐怕很难引起众多非技术类读者的兴趣。
地引标升罪好并少2011年2月,我在新浪博客上发文章,表示希望写一本有关智能家居的、内容轻松好玩的书,我把它称为《智能家居II》。如果说第一本智能家居的书籍是专业的、技术的,面向设计者、安装者及使用者的话,那么《智能家居II》就将是商业的、娱乐的,面向对时尚、电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感兴趣的人群。后者将探索智能家居的商业未来,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但我仍然不知从何处厂矛直货非扩须罗着手,直到2014年3月,智能家居的大潮汹涌而来,我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数十场次有关智能家居的论坛并演讲。在与智能家居品牌厂商高管、创业团队领销世良越假部、天使投资人、二级市场证券分析师、媒体记者等多次沟通交流后,我逐渐有了一个明确权造特的写作思路--从财经角度入手,透视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它史展方向,发掘智
能家居中分音标师客溶政水的"金矿",提醒智能家居创损则抗洲新创业中有哪些"坑",我觉得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这样的写作思路也符合我现物配冷脱女在的多重身份:智能家居主流媒体CE接渐适权模南杆座道O、领建资本合伙人、IC咖啡共同发起人、智能硬件与智能家居开发者联盟。
罗两突思 机缘巧合的是,当我希望从财经的角度整理第二本书的写作素材时,电子工业出版社首席策划编辑富军与我重新建立联系,表达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对智能家居领域的关注,并诚邀队规石我再次写作。富军编辑正是犯轻斯2002年出版的那本《智能家居》的责任编辑。
这本最终命名为《智能家居--下一场巨头的游戏》的图书就这样应运而生。从情感上来说,我并不喜欢这些借助智能家居进行话题炒作、通过智能家居概念包装获取短期利益的所谓巨头,也对资本带来的泡沫深感担忧。但这并不影响我从行业资源对接的角度与这些巨头合作,毕竟只有行业真正红火起来了,蛋糕做大了才能让更多的参与者获利。另一方面,我们只有了解了行业巨头的布局与行动路线,才可能与其竞争或合作,尤其是智能家居初创团队,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智能家居的未来,是属于那些耕耘这一市场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运营商、电商、芯片公司、家电公司、电气公司、安防公司的,也是属于智能家居系统方案公司、定制安装公司、智能家居单品创业团队的。智能家居未来的五年,给了小公司成长为巨头的机会!
新一轮的智能家居创业大幕开启,你在场吗?
向忠宏
2014年4月于上海
目录
001 第一章 2+N,国外智能家居平台竞争生态
003 微软,虽无建树,却从未离场
008 失意的诺基亚
013 思科,仅涉足智能家居项目投资
019 蚂蚁雄兵贝尔金
024 Revolv:通过WiFi统一控制智能家居单品
027 Arrayent智能家居云平台
030 SmartThings智能家居开放平台+产品
033 IC芯片厂商,布局已经开始
033 德州仪器
035 高通
037 MARVELL
038 博通
041 英特尔
045 ARM
047 全球物联网主要参与力量分布
050 谷歌,智能家居平台理想主义实践者
067 围绕着苹果手机的智能家居产品圈
083 MFi权益金首次下调
084 暴利期已过,厂家热情减退
084 苹果企图一统配件市场
089 Fitness Functionality(身体状态监测功能)
092 可穿戴设备:即将上演淘汰赛
096 家庭自动化与楼宇自动化是两个世界
103 日本、韩国为什么在这波智能家居大潮中集体失声?
103 日本智能家居
108 韩国智能家居
113 第二章 难以寡头:智能家居项目市场
115 智能小区,以项目集成的名义
115 宝路智能
117 1997年的智能小区建设
118 深圳梅林一村
121 宽带火热背景下的智能家居
121 2000年,广州汇景新城树立标杆
122 2007年,深圳红树西岸再树新高
124 电信宽带网运营商的小生意
127 瞄准家庭能源管理,国家电网试水智能小区
133 第三章 智慧社区:智能+房地产+电商的聚合体
135 太川电子:打造智慧小区3公里生活圈
141 麦驰:1公里社区传媒
144 新和创:社区大服务信息平台
148 安居宝:最受关注的智能家居上市企业,想象空间在智慧社区
151 万科:从住哪儿到社区电商金融
156 万达电商:智能广场未来之路
159 快递公司顺丰初试社区电商
163 第四章 家庭智能安防:少数企业的大生意
166 ADT
168 SECOM
173 海康威视
176 Dropcam
180 上海悠络客
184 上海启明云监控
187 移康智能
191 国内联网报警服务
195 第五章 智能路由器的家庭入口想象
200 小米
208 如意云
211 第六章 芯片模块VS家电智能控制器
213 国内外家电智能控制器市场现状
216 家电智能控制器上市企业业绩
219 家电智能控制器企业VS模组方案企业
221 上海庆科
227 上海汉枫
232 北京君正
234 360iot
237 第七章 国内智能家居云平台未成气候
239 Yeelink
243 乐联网
247 浙江风向标
249 阿里云
254 百度云创新实验室
260 奇虎360
263 第八章 智能家电元年:家电厂商集体发力
265 智能家电产生背景
267 智能家电定义
268 智能家电与智能家居的区别
269 智能家电市场规模
270 IC咖啡论道智能家电
272 没有坏消息!家电股票大跌背后的智能拐点
274 首先被颠覆的--智能电视
277 乐视:继续领跑创新之路
279 海信:避而不谈智能家居,重兵布阵智能电视
282 即将被颠覆的小家电
285 美的:重挫后的迅速反应
288 新来者--上海科拉迪云家电
291 智能空调,迟到的搅局者
297 CHiQ智能冰箱的大动作
300 海尔: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全能战士
308 颠覆与创新:家电厂商要具备互联网思维
309 互联网战略转型
310 总裁思维
311 粉丝经济
311 极致用户体验
312 品牌就是讲故事
312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需求分析
312 具备云端能力
313 商业模式创新
315第九章 智能家居生态圈
319 可穿戴设备
322 智能家居单品
323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与新风净化器联动控制
328 身体健康监测/运动状态监测
330 家庭视频(电视)娱乐硬件设备
333 云端可视对讲/网络摄像头/电子猫眼/智能门锁
339 关爱老幼的智能单品
342 家电状态获取与控制/开关控制
349 家庭能源管理
355 智能家电、智能家具
358 智能家居系统
362 产业链源头与平台
362 上游原材料
363 IC芯片
364 模组方案
365 家庭入口
368 智能家居服务平台
374 后记
精彩节摘
身体健康监测/运动状态监测
通常有人认为身体健康监测/运动状态监测就是可穿戴设备,这种理解实际上还是有偏差的。因为身体健康监测/运动状态监测有可穿戴的,也有非穿戴的,如智能健康秤,就是非穿戴设备。
我们认为身体健康监测,尤其是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监测,是高频使用的,甚至是必须的,而运动状态监测则是非高频使用的,至少是需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的。
身体健康监测产品包括康诺云、咕咚网、PICOOC、快乐妈咪胎语仪等。
快乐妈咪胎语仪创始人陶建辉曾做过"智能硬件创业那些坑"的分享,陶建辉说,一开始,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他要做一个孕妇的东西。他开玩笑说,大学在中科大学天体物理出身,还算有一定科学头脑的人,特别反对跟风。2012年年底我决定做智能硬件的时候,已经看的手环、手表这些东西已经起来了,还有什么东西可做呢?曾经想过测甲醛、空气PM2.5的产品,还想过测皮肤干湿度的,甚至测酒精的。结果发现这些好像都有问题,孕妇这个群体应该是最好赚钱的,而且接受新东西比较容易,比较爱晒,爱分享。于是觉得这个群体的钱应该去赚一赚看一看,最后发现有一个胎心监护仪,我当时一看到,很容易把传统的胎心监护仪改造成一个智能的设备,于是选定了这个目标。
陶建辉认为,智能硬件创业要想立住脚,要做好四点,即定义产品、外观要美、阻挡抄袭、做全球市场。
运动状态监测其实是以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国外智能手环明星产品Jawbone2月刚刚完成新一轮2.5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提升到33亿美元。Jawbone刚刚1亿多美元收购BodyMedia。BodyMedia拥有80多项专利,主要集中在多传感器技术领域。收购BodyMedia后,Jawbone将拥有超过300项已授予和正在申请中的专利。反观国内团队的智能手环产品,究竟掌握着多少专利技术,产品设计上有多少独特的地方都令人质疑,况且,据深圳可穿戴业内人士透露,已经有智能手环代工厂声称将在2014年4、5月份放出100套智能手环公模产品,将价格拉到100元以下,智能手环这个产品还未起量就将进入残酷的价格战阶段。
智能手环,前景看起来也许会好一些,果壳GEAK Watch、土曼T-Fire、inWatch one、酷派智能手表等已亮相并开始进入量产阶段。
芯片公司高通、博通、德州仪器、飞思卡尔、ST、CSR、SILICON LABS、瑞芯微、君正等都有智能手表方案,还有授权代理商世健、北高智科技,以及中国台湾佐臻和大陆地区的模组方案伙伴360iot等都在推广智能手表方案。可穿戴设备还是采用ARM架构的多一些,采用MIPS架构和X86架构的少。
对国内的智能手表创新团队来说,iWatch的确是最大的威胁,作为这年苹果最受瞩目的新品--iWatch的消息从来没有断绝过,此前中国台湾媒体给出了iWatch供应商名单,并强调该机会在今这年Q3亮相。iWatch的产品定位在高端,因为苹果制造其的根本目的便是与传统手表厂商竞争,自然对其外观下足了功夫,苹果全新iWatch的外观设计绝对不会是已发布的智能手表的样子,那些过于"丑陋"的智能手表完全不符合苹果的审美。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