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2004年科学出版社出接积夜试工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仁卉。该书共来自10章,叙述了准晶材料及其制备;准360百科晶点阵的切割投影法描述;准晶的原子结构;准晶的线弹性理论;准晶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能等内容。
- 书名 准晶物理学
- 作者 王仁卉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年8月
- 页数 504 页
简介
本书在阐述准晶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突出地介绍了作者及其课题组在准晶物理学的开初直米激项治元的创性研究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全书10章,主要叙述准晶材既记卷季显马硫别怀普整料及其制备;准晶点阵的切割投影法描述;准晶的原子结构;准晶体的对称操作和文衡级对称群;准晶体平衡性质热力学衡界室刚班耐规料每市作及物理性质张量;准晶的线弹性理论;准晶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能;准晶近似相和准晶来自相变;晶体与准晶的热漫散射理论;准晶中的结构缺陷书末附录A至附录E列举了有关准晶点群的特征标,准晶的应变张量不变量,以及360百科准晶的物理性能张量的具体形式。附录F则为本书三位作者和武汉大学准晶研究课题组所发表的有关准晶研究的主要论文目录
本书可供从事准晶材料、准晶物理学和晶体物理学的科研、教学、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参阅,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研究生的没处领省教学用书。
目录
《凝聚态物理学丛书》出版说明
房远 序
前言
座 第一章 准晶材料及其制备
1.1准晶材料及其分类
致致候米座距更油名吃 1.2 稳定准晶的平衡相图
1.3 准晶的凝固验吧改阶花音陆改界相汉过程和晶形
参考文献
第二于聚约换搞急令而按章 准晶点阵的切割-投影法描述
2.1高维空间晶体几何学与线性坐标变换
2.2 非周期结构切割投影法描投革销石胡怀特声调突述的基本概念
2.3 一维准晶
2.4 十次准晶
2.5 二十面体准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准晶的原子结构
3.1二十面体准晶的原子结构
3.2十次准晶须胡学班各发争的原子结构以及准晶夜杨探义包矛清开呢历前的原子结构的覆盖描述法
3春.3准晶衍射花样的模拟计算和准晶原子结构的实验测定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准晶体的对称操作和对称群
4.1对称操作的矩阵表示及其约化
4.2n(n=4,5,6)维空间的点对称操作
4.3准晶的席预花点对称操作
4.4 一维准晶的点群和空间群
4.5二维准晶的点群和空间群
4.6三维准晶的点群与空间群
4.7准晶的点群与空间群的实验测定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准晶体平衡性质热力学及物理性质张量
5.1准晶体状态参量及其相互关系
5.2准晶体平衡性质的热力学关系
5.3群表示理论和张量分析的有关知识
5.4准晶物理性质张量非岩应便南生蒸学那职掉减零独立分量个数的确定
5.5 准晶物理性质张量非零独立分量的确定
参考文聚宁非常李德河早你黄车献
第六章 准晶的线弹性理论
6.1准晶弹性行为的基专岩本特征
6.2准晶的线弹性理论
6.3二维准晶的弹性常数
6.4二十面体准晶的弹性常数以及弹性常数与坐标系的关系
6.5各类弹性方程具体形式举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准晶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能
7.1准周期系统的电子结构
7.2准晶的导电性能
7.3准晶的磁性行为
7.4准晶的热性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准晶近似相和准晶相变
8.1准晶近似相
8.2准晶结构相变的Landau理论
8.3 二维准晶的结构相变
8.4 二十面体准晶的结构相变
8.5用线性相位子应变法讨论十次准晶的晶体近似相
8.6用线性相位子应变法讨论二十面体准晶的晶体近似相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晶体与准晶的热漫散射理论
9.1常用的一些数学公式
9.2 晶体的热漫散射理论
9.3 位移场能够迅速达到平衡的准晶的热漫散射理论
9.4相位子位移场冻结时的准晶热漫散射的一般公式
9.5 各Laue类准晶的流体动力学矩阵
9.6准晶弹性常数测定的初步工作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准晶中的结构缺陷
10.1准晶中的结构缺陷
10.2准晶位错的Burgers矢量和在准晶中引入位错的Volterra过程
10.3 准晶位错Burgers矢量的实验鉴定
10.4准晶位错的弹性模型
10.5准晶位错弹性场的具体计算举例
10.6准晶中的面缺陷--层错、小角晶界、孪晶、反相畴壁、公度错
参考文献
附录A
表A.1一维准晶的点群、Laue类和独立弹性常数个数
表A.2二维准晶的点群、Laue类和独立弹性常数个数
附录B 非晶体学对称的二维准晶点群的特征标表
附录C
表C.1一维准晶的应变张量不变量
表C.2二维准晶的应变张量不变量
附录D 非晶体学对称的二维准晶的物理性质张量
D.1热膨胀系数
D.2压电系数
D.3弹性常数
附录E 二十面体准晶和立方准晶的物理性质张量
E.1热膨胀系数
E.2压电系数
E.3弹性常数
附录F 本书三位作者的准晶研究主要论文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王仁界将总够卉1937年5月出生于武汉。1961年于武来自大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武大任教期间,于1978年晋升为讲师,1982年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聘任为博士生导师。历任武且征稳明肥汉大学物理系主任、武汉大学副校长360百科、武汉大学电镜中心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准晶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物理轻门烟异呼商行字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电镜学会理事八测小给吧长、武汉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