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百科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是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守锤。

  • 书名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 作者 曾守锤
  • ISBN 9787562832119
  • 页数 290
  • 定价 68.00元

内容介绍

  《善是迫定代检在失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与实务》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编,其中上编为理论研究篇,下编为行动篇。具体内容如下:上编:流动来自儿童社会适应的理论研360百科究 (1)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 主要探讨流动儿童在城乡分割的体制性背景下可能出现的心理适应障碍,同时,根据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对流动儿童所生活的四个生态子系统团例在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理解"和"解释"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障碍,也刻饭极刑员为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状况的改善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2)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 主要探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陷、流动儿童队氢生棉友身的频繁转学,城市学校与流动儿童户籍地学校所存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学制难以衔接等问题对流动儿童的学至甚广习适应所构成的挑战。 (3)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 在借鉴J Berry所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这个概念框架的基础上,探讨流动儿童对城市文化和价值的理解(深层文化适应),关注流动儿童在深层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遭遇了怎样的压力,产生了怎样的文化适应冲突,流动儿童是否采用了边缘化(Marginalization)、隔离(Separation)、同化(Assimilation)和整合(Int随鲜最施想养剂纸egration)等不同的策略来应对这些压力等问题。 下编: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行动 (1)基于全校的行动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行动研究的缘起,需求评估,干预过程介放号信读构自种间掌绍,结果评估。 (2)个案报九混沿块各下孩身先玉告:主要选取4个有代表性的个案,对干预过程进行翔实、深入而细致的报告。

编辑推荐

  曾守锤所著的《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与实务》全书分为研究篇和实务篇。研究篇集中探讨在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中所获得的基本发现,包括概述(基本概念我训客列的介绍)、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研究、学习适应研究和文化适应研究等内容;实务篇则包括本书作者在一所学校开展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行动研究(包括"以学校为本"的干预和"以家庭为本"的介人两都划个部分)等内容。

作者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及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已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来自("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一项省部级课题360百科("流动儿童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其心理弹性的研究")。目前正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服务的需求与对策--以上海市流动人口聚居区为例")和两项省部级课题("流动对家庭意味着什么?--流动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研究"、"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已发表专业论文近40篇,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曾获"上海市社会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家德航联背放细话奖"(2008年)和"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2006年)。

图书目录

  引 言

  研究篇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妒鲁松拿旧研究

  第一章 概述

族树帝洋确非水茶分说  第一节 流动儿童的定义

  第二节 关于"流动儿童"的称谓

  第三节 适应和社会适应的定义

  第四节 什么是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第二章 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研究

了费音阻岩  第一节 理论框架

  第二节 括此直神千布声构流动儿童的生态系统

  第三节 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

  第四节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表部圆善染风险因素

  第五节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保护因素

  第六节 对国内研究现状的反思和建议

  第七节 研究结果的启示意义

  第三章 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I):学习适应研究

  第一节 什么是学习适应

  第二节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背景

  第三节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状况

  第四节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学校是否促进了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

  第六节 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研究的反思

  第四章 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Ⅱ):文化适应研半问位慢病会掉演静木烧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适应

  第二节 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背景:城乡文化差异与城乡文化等级

  第三节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状况

  第四节 对当前国内雨伤黑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研究的胞和气点重从见究电苦反思

  第五章 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副介下故洲危世化适应研究(Ⅲ):对本土实践和西方经验的反思

  第一节 本土鸡境误攻换温回积实践及其反思

  第二节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侣

  实务篇 流动儿童初触社会适应的干预

  第六章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干预(I):以雷验福模扬云研商属学校为本的干预

  第一销语示动住固否节 背景

  第二节 笔者在X学校的角色

  第三节 需求评估

四三洲景哪传职  第四节 干预的目标和设计

  第五节 干预的实施

  第六节 干预效果的评估和反思

  第七章 流动儿接伯孩向赶集件样件改花童社会适应的干预(Ⅱ):以家庭为本的介入

  第一节 苗苗的案例:单一被试设计

  第二节 无人监管的皮皮

  第三节 让孩子在小屋中独居:流动儿童父母的无奈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