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研究》是来自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韩刚、刘雪凌。
- 书名 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研究
- 作者 韩刚、刘雪凌
- ISBN 9787302342243
- 定价 280元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管理创新、顶端战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系统论为方法指清亲山换迫怕导,采用理论研究与调查问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的现状、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关键因素,提出了实现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本书可供古生物化石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管理类专器审木振油乡大游业的师生及古生物化石爱好者阅读。
前言
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在古生物化石管理中居核心地位,是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科研、科普和合理利用的中心环节。同时,它有利于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取得更持久来自的顶端优势和竞争力,有利于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
古生物化石是不可替代资源,它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决定了既需要保护、研究,又需要利用、发展。特别是在建立正确的创新机制基础上,如坏便何制定保护规划和整合现有资源,获得综合效益持那丰需白洋语续增长,实现管理效益的昀大化,进而促进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促进古生物化石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并昀终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产生综合影响,我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精选国内外一些先货式范今加受药与伯进的经验和理论,编撰成书,奉献给广大读者。
本书是集多项研360百科究成果为一体的探讨性著作。从 1993年开始我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经历了由感兴趣到开始研究,直至如醉如痴、不能自拔的程度。积累了一定的古生物化石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产生了一些自己的关于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的械约现议补始房决想法与观点,形成了一些有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同时,径频宗必绍娘定这些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研究成果为保护规划制定、机制完善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我主持的星香输肥材通多项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理声终假南适包省毫测论与实践的研究中,我的博士同学、朋友、妻子和儿子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并已形成了稳定的课题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成员有:刘雪凌、韩立卓、孙永山、张立军、薛小喆、王造纸好鑫、李永军、金万峰、潘伶、刘存义、郭志春等。我和我茶事另安飞陆批专演伯的课题组研究成员公开发条女试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构成了本著作的核心内容(即附录一)。我与妻子刘雪补调哥故朝优叶上凌于 2011年 7月义务帮助渤海大学创建古生物中心,同时建设了古生物中心标本馆,经过细心整理一并将标本馆展出内容作为附录二附后。
在本书出版之际,首先要深深感谢尊敬的导师邓明然教授的指导和支持!感谢亲耳聆听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周忠和、郑守仪,以及武镇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彭光璇、秦远建、晏敬东、徐凤菊、叶建木等老师的教诲及给予我思想与智慧的启迪!感谢所参阅学习的大量学术资料、研究成果的作者和成果所有人 !感谢孙春林教授、李奎教授、姬书安博士、袁崇喜博士、段冶博士、张江永结否利力博士、李晏军老师等在考察及问卷调查杀介核代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感延七离谢填写问卷的朋友们的认真协助!感谢胡国杰教授、金万峰老师对本书提出的修改意见及帮助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感谢王钦敏主席、胡占山新专雨滑笑台续二代市长、张和老师、梁宝权、潘伶和郝晓帅师弟,多年来对我们的帮助和关怀!感谢姐姐、妹妹对母亲的精心照料使得我更专心于工作和学习!感谢帮助翻译、校对、打印的李殿奎老师、武海江老师、周杨女士、周娜女士、白强先生,以及对课题组考察时提供方便的朋友们!
昀后,我想强调指出,作为一部理论探讨性著作,书中有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由于我们的能力、水平的缺陷和信息、资料的遗漏或不足,本书可能存在分析研究的偏差和谬误,真诚欢迎各位读者、专家批评、指教!
韩 刚
2013年 8月
目录
磁染并急蒸列距通里吃配 第 1章 绪论 .1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2
1.1.2 研究意义 2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
1.2.1 古生物化石管理综述 3
1.2.2 管理创新综述 ..9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2
1.3研究方法与内容体系 13
1.3.1 研究内容 ...13
1.3.2 研究方法 ...13
第 2章 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基本理论 15
2.1管理创新理论 ..15
2.1.适委对十则院选送1 管理创新的内涵 .15
2.1.2 管理创新的内容概括 ...16
2.2顶端战略理论 ..16
2.2.1 顶端战略的内涵 .16
2.2.2 来自顶端战略的主要内容 ...17
2.3可持续发展理论 ...18
2.3.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8
2.3.2 体系构建 ...19
第 3章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现状 21
3.1颁布了中国第一个省级保护管理氧克检括手条例 ..21
3.2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化石保护管理机构 ....21
360百科3.3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省片呀华调指谓反浓垂江态级化石鉴定委员会 .跟后开且罗..22
3.4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省级化石定级标准 ..22
3.5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
3.6建成了一批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23
3.7一流国家地质公园即将诞生 ...24
3.8国内第一演游乡意晶字钟气提家引进外资兴建了中德地质公径皮宣浓贵园 ....24
3.9建设了中国昀大的木化石林 ...25
第 4章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因素分析 ..27
4.1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27
4.1.1 多级管理各自为政问题较多 .27
4.1.2 保护与发展矛盾越来度对业叶走越突出 .27
4苗时第行.1.3 法规制度逐破款前买预地货步完善但仍有缺陷 ..27
4.1.4 利益驱动给管理带来新的压力 ..28
营深氧沿史4.1.5 经费不足弱化了管理职能 28
4.1.6 文化与管理固还素油只非月总班开创新存在知识性冲突 ...28
4.2内部关键因素分析 ....28
4.2.1 AHP方法..29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9
4.2.3 基于 AHP的决策实现 .31
4.2.4 结果分析 ...33
第 5章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问卷分析 士放顺握刑..34
5.1利用 SPSS样软件进行信度分析34
5.1.1 对调查问卷进行纬度划分 34
5.1.2 将数据录入 SPSS软件36
5.1.3 利用 SPSS软件进行信度分析 ...36
5.1.4 调查问卷 SP却联待SS信度检验的结果分析 .37
5.2利用 SPSS再七肥型软件进行频度分析37
5.2.1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是从事教学科研人员 ..37
5.2.2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认为目前愿呼建放英热入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方法基本适应 ..37
5.2.3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希望化石资源持续利用 ...38
5.2.4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赞成采掘重点化石向国土资源厅申请就可以 ..39
5.2.5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认为化石管理目的是有计厂五能划开展科研科普工作 ....39
5.2.6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赞成应该保护和管理的是重点化石 ...40
5.2.7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赞成重点化石未采掘归国有和采掘后归采掘单位所有.41
5.2.8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认为经专家鉴定批准的重点化石可以出境 .41
5.2.9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认为对外国化石应该开展合作研究与展示 ..42
5.2.10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反对由国土资源部和文化部分别管理化石 ....43
5.2.11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认为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科学管理 .43
5.2.12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认为化石日常监管是为了促进管理健康发展 44
5.2.13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认为化石管理队伍建设关键是重用复合型人才 45
5.2.14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认为管理人员应具备信息技术和管理整合能力 ..45
5.2.15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认为市场载体管理关键是监督规章制度执行 ....46
5.2.16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认为市场客体管理关键是查处非法行为 ..47
5.2.17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认为制约化石管理的关键是专业人才不足 47
5.2.18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认为昀好的管理方法是建设博物馆和地质公园 48
5.2.19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认为目前管理突出问题是宣传保护力度不够 ....49
5.2.20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认为管理创新重点是促进科研科普可持续发展 49
第 6章实现辽宁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的策略 ...51
6.1树立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创新新观念 ..51
6.2逐步完善法规制度与强化法制观念 .51
6.3管理重心要保证和不断促进科研科普可持续发展 ..51
6.4重用懂法并熟悉古生物化石管理知识的人才 52
6.5按照法律与人性化并重思想做好日常监管工作 .52
6.6切实解决建设和管理的经费问题 52
6.7营造鼓励持续创新的文化氛围 ....52
6.8整合资源申报辽西白垩纪世界地质公园 ...53
6.8.1 辽西白垩纪世界地质公园管理模式 ....53
6.8.2 辽西白垩纪世界地质公园整合资源模式 .53
6.8.3 辽西白垩纪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构想 ....53
参考文献..57
附录一公开发表的论文 ....61
附录二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化石展 ..165
附录三贵州兴义顶效镇绿荫碑碑文 ..279
附录二、三之参考文献.280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