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四奇

百科

黎四奇,男,湖北咸宁人,法学博士,湖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文名 黎四奇
  • 职业 教师
  • 毕业院校 湖南大学法学院
  • 学位/学历 博士
  • 专业方向 金融法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法、法理学。

学术成果

主持课题

  1.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银行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

  课题号:04CFX008;《后危机时代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法律制度完善研究》,课题号:11BFX051)

  2.中国司法部课题1项(《外资并购中国民族金融企业与国家经济安

  全法律问360百科题研究》,课题号:06SFB2050)。

出版著作

  1.《金融企业集团法律监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金融监管法研究--以银行法为中心的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我黄略里九国银行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论文发表

  1.《银行综合业务之透视》,载《法学》1999年第6期。

  2.《论对外资银行待遇之定位》,载《银行与企业》1999年第9期。

  3.《从"红光事件"看信息虚假披露者对第三者的民事三新缺钟零析封裂责任》,载《法学》2001年第7期。

  4.《欧盟对金融集团内部交易及输什化值谓红群积敌穿风险集中的监管》,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1期。

  5.《网广络银行业务对传统领行立挥法律的挑战与回应》,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5期。

  6.《论金融业务综合化修院兴下的有效监管》,载《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该

  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

  7.《国际金融监管不完影冷画着取需客善性之探析》,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

  8.《对欧盟银行法之评析》,载《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3期。

  9.评析《2001年欧盟金融企业集团监管指令建议案》,载《欧洲》2002年第2期。

  10.《金融企业我判传一困利培着则取止集团监管中的金融防火墙法律制度分展红普酸纸土渐没年析》,载《中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更倍期。(人大复印《经济与劳动法》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析我国与证券信息监管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载《态团是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经济与劳动法》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

  12.《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的矫正与重构》,载《上海金融》2004年第7期。

  13.《ICSID、MIGA、WTO争端解决机制评述》,载《云梦学刊》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经济与劳动法》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14.《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评析与思考》,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6期。(该文被人大复印益白念艺想龙急规谁冷起《经济与劳动法》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及2005年状树慢穿乡程那理足《经济法文萃》全文转载)

  15.《对我国管理层收购满究简官洋致破完频法律障碍的认识与思考》,载《法学》2004年第10期。

  16.《国际金融法监管法的新发展》,载们统更顾光举盾略求停《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3卷)。

  17. 从联合论坛《金融服务外包文件》之评析看我国外包监管立争小张喜对便向叶离法之架构,载《广州大学学报》(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18.《对金融集团风险集中法律监管的务实性思考》,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年3 月第25 卷第2 期。

  19.《对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法则的反思与建议》,载《中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该文被《新华文摘》要目收录)

  20.《对我国有问题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证分析》,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2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卡》摘录)

  21.《对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与矫正性思维》,载《上海金融》2005年第9期。

  22.《对我国银行与客户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反思与立法建议》,载《云梦学刊》2006年第2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与劳动法》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23.《对我国信用制度法治化关键性问题分析与建议》,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5期。

  24.On the Disorder of Rule Provision System of Chinese Banking Law and Related and Suggestions,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Vol 5 (2006).

  25.《对萨维尼"民族精神"的解读与评价》,载《德国研究》2006年第4期。

  26.《中国金融法律规则供给机制混乱状态问题分析及对策》,载《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7.《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以德国自愿式模式为视角的研究》,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

  28.《对我国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所触发关键性法律问题之思考》,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1期。(该文被《2006年中国银行法报告全文收录》)。

  29. 对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若干法律制度的思考--以"余祥林案"为引线的分析,载《湖南公安专科学校学报》。(该文被人大复印《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0.《离岸银行业务对巴塞尔银行监管体系的挑战与反思》,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5期。

  31.《什么是应有的法学理论态度观--从法学理论的相互搏杀言起》,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4期。

  32.《对中国金融业招商引资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之思考--一个政策性的分析》,载《暨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6期。

  33.《对中国法治理论研究方法的批判与反思--以"乡土法治学派"为视角的分析》,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34.《对外资并购中资银行法律制度之反思与建议》,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5.《我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瓶颈与对策--以"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视角的分析》,载《国际经贸与探索》2007年第1期。

  36.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检讨与反思,载《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7.《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借鉴》,载《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8.《对我国民间金融何处去问题之法律思考》,载《云梦学刊》2007年第4期。

  39.《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所引发的监管难题之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5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与劳动法》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40.《QDII制度与我国证券监管新问题的法律分析》,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与劳动法》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41.《对中国浪漫式立法实践的批判与反思--并兼析应有的立法观》,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与法史学》全文转载)

  42.《对我国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重新定位若干问题之思考》,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2期。

  43.《对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之检讨与反思》,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1期。

  44.《析我国电子电子业务中未经授权交易的损失承担》,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45.《对我国基金公司法定治理结构的批判与反思》,载《中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与劳动法》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46.《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立法的思考》,载《经济法论丛》2008年下半卷。

  47.《美国次级债风波对我国金融监管法理念创新之启示》,载《国际经济法学刊》2008年第3期。

  48.《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障碍及其克服》,载《理论探索》2008年第4期。

  49.《法律进路中的反法治现象--以法学学者不要轻易对法官"指手画脚"为视角的分析》,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9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50.《金融监管者在金融机构破产中应有角色之定位》,载《月旦财经济杂志》(台湾)2008年6月第13期。

  51.《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制度的检讨与反思》,载《时代法学》2009年第2期。

  52.《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监管之难点及对策分析》,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2期。

  53.《析银行有效监管中"结构化早期介入"机制法律问题》,载《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与劳动法》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54.《我国发展对冲基金的法律瓶颈及对策分析》,载《中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5.《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检讨与反思》,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

  56.《对美国救市法案之评价及其对我国之启示》,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

  57.《对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法律制度构建的分析》,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58.《对我国证券监管理念的批判与反思--一个监管者角色定位的问题》,《经济法论丛》2009年下卷。

  59.《对我国他业板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几点检讨与反思》,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2期。

  60.《对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法律制度的思考》,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1.《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难点与对策分析》,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4期。

  62.《美国金融危机全球化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国际经济法学刊》2010年第4期。63.《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法律平台创新的思考--一个难点的视角》,《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64.《对后危机时代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创新的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期。

  65.《我国银团贷款所遭遇的瓶颈与对策问题分析》,《经济法论丛》2011年上卷。

  66.《对钓鱼欺诈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或不作为法律问题的思考》,《法律科学》2012年第3期。

  67.《对后危机时代最后贷款人制度创新的思考》,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期。

  68.《我国银团贷款所遭遇的瓶颈与对策问题分析》载《经济法论丛》2011年上卷。

  69.《后危机时代对监管套利创新法律问题的检讨与反思》,载《经济法论丛》2012年第2期。

  70.《对钓鱼欺诈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或不作为法律问题的思考》 载《法律科学》2012年第3期。

  71.《后危机时代"太大而不能倒"金融机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载《中国法学》2012年第5期。

  72.《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之透析及对中国的启示,载《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73.《后危机时代宏观审慎监管法律化问题研究》,载《国际经济法学刊》2012年第19卷第3期。

  74.《对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检讨与反思:分立与统一的视角》 载《现代法学》2013年第5期。

誉奖励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与"湖南省新世纪人才121人才工程",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1.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湖南省新世纪人才121人才工程"

  3.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4.系列论文《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创新研究》2016年荣获湖南省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