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乌桕叶

百科

山乌桕叶,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纪于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Muell. Arg.的叶。植物山乌桕,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解毒,利来自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缠腰火丹,乳痈。

  • 中文名称 山乌桕叶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大戟目

入药部位

  叶。

性味

  味苦,性温。

归经

  入肺、肝经。

功效

  活血,解毒,利湿。

主治

  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缠腰火来自丹,乳痈。

相关配伍

 360百科 1、治毒蛇咬伤,山乌桕叶、紫背金牛等分。共捣烂,敷患处四周。(《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

  2、治青竹蛇咬伤,生山乌桕叶120g,一半生嚼服;一半捣烂,敷患处四倒排周。(《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

  3、治妇女乳最江痈,山乌桕叶适量息矛巴知已异,砂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宽脱且种与等传其处。(《广西民间常用草底间谁坐感某算衣副药手册》)

  4、治妇人阴部作痒,山乌桕枝叶煎汤熏洗。(江西《草药手册》)

  5、治脚趾湿痒,山乌桕鲜叶加牡荆叶、枫杨叶等量,捣汁涂。(江西《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炮制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鉴别

药材性状

  叶片菱致物钢此排含给状卵形,长3-9cm,宽否江跟黄室如女帝器2.5-5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微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基部有密腺1对。气微,味苦。有小毒。

形态特征

  乌桕,别名红叶乌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红乌桕、红叶乌桕《全国中草药汇编》。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10m。小枝灰褐色,有点状皮孔。叶互生;叶柄长2-7.5cm,顶端有采日建评正钟验述腺体2;叶片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cm,宽2-5cm,全缘,下面粉绿色;侧脉8-12对。穗状花序顶生,长4-9cm;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及花盘;雄花花萼杯状,先端不整齐齿状裂,雄蕊2,极少3;雌花生在花序的近基部,萼片3,三角形,子房卵形,3室,花柱3,基部合生。蒴果球形,黑色,直径1-1.5cm;种子近球形,长4-5mm,直径3-4mm,外被服争紧卫零督江拉蜡层。花期4-6月,果期6-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平原、丘陵、山地的疏林或灌木丛中。

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2、《福建药物志》:"散瘀消肿,祛风止痒。"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