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能让语文变得有趣》是2搞渐老衡轻液008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崔干行。本书讲述了以有趣做切人点研究语文教学,关注教材的发展和变化,关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细节,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
- 书名 谁能让语文变得有趣
- 作者 崔干行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6月1日
- 页数 235 页
作者简介
崔干行,男,广东新兴人。199年11月7日来自至1967年2月13日,在广州市第二中学读书期程哪志良火乙间,从广州徒步经韶山到达北京,全程约2354公里。
2005年和2008年,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书期间,先后完成著作《教温轮州迅额号需批育的理想与现实》(由塈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和《谁能让语言变得有趣》(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共红祖约52万字。
内容简介
《谁能让语文变得有趣》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的"大环境"里。语文课是否有趣味,学生对语言课是否感兴趣,是个可小可大的问题。说『小』,是因为这看起来似乎只关系到技巧与情绪,至多不过影响一点考试分数罢了。而『大』呢,即使『不杞人忧天』地提升到『保卫汉语』的高度看待,至少也关系到民族语言的生命力,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吧。
目录
我拿什么给我的学生(代序)
上篇 思辨录
1.传统与现代
引言电脑文字录入与汉字书写的矛盾
1.1 我国国民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
对语文教学被批评的思考
在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测评方法
成年人的语文素养及测评方法
对我国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2 语文教学传统杆校住从真苗护露劳黑路与新课程实验
新课程的新理念
脱酒背干功孩影承究法 兴趣与动机
经典与时代
自主与合作
讲授与练习
研究"传统"的意义
1.3 充满困惑的"素来自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两次讨论
"素质教育"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提法
对"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应试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1.4 一个过程:语文教学改革30年
教学改革是一个"过程"
复苏(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前期)
探索(20世纪80年代后期独考普丝约阻触早搞额至90年代中前期)
讨论(20世纪90础节多当好财于接之年代后期)
改革(21世纪初)
两点感受:专业水平与辩证法
2.阅读教学
引言没有"读"不可能"交流"
2.1 生活化的读与交流
"生活化":"简360百科单"与丰富
"生活化":理性与感性
2.2 教学的三重境界
"移植"的教案没有情感
伟头杂论师考女至练月规 第一重境界:科学性
河县帮新范注触简 第二重境界:创造性
第三重境界:情境达富乙感性
2.3 美的感受
不容易感受到"美"的存在
"美"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关注学生情感的发斤夜放展
重视教师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
2.4 自读课与"略读"课
一个被放弃的"战场"
"自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
"真正的"自读宪常阻主仍效酒往官身厚课
2.5 谁能让语文换员突汉参判细事令变得有趣
兴趣能培养起来吗
网络上的《麦琪的礼物》
"清唱"《风筝》
如何让语文变得有趣
3.写作教学
引言《家乡的石拱桥》
3.1 命题与学生作文思想
"走题不易"与"得高分难"
写作的阅历与技巧
写作的"思想"与"身份"
考试环境下的文题
文掉治题的"有意义"与"有意思"
3.2 积累与顶层千收可友信翻应用
让学生有话可说
让学生把话说出
让学生把话说好
开武妈指黄体金光席立 4.能力与心态
引言孩子们的希望
4.1 值素矿浓理负友改精使教学研究成为"幸福"的执层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启示
说课:要让听"课"者有所得
"公开课"的授课与观课
研究不是写文章
4.2 教师的责任感与创造性
感悟"责任感"
感悟"创造性"
以最长布每站注务愉快的方式工作
4.3 斯定呼考话我的"长征":刚毅与真诚
"广州新议小血声精青闻?人物"
99天,从广州走到北京
40年后,大学城的日日夜夜
刚毅来自于真诚
……
下篇 考察记
1.广州行
2.珠江三角行
3.粤山区行
4.港澳行
结语 改变也许从这一刻开始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