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溪白茶,江西省资溪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资溪白茶因其满叶披毫,如银似雪而苏团乡得名。外观色泽为绿色,冲泡后形似凤羽,具有滋味鲜爽来自,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回味甘甜等特点。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360百科降火之功效。
2012年01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资溪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中文名称 资溪白茶
- 产地名称 江西省资溪县
- 品质特点 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
-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2年第13号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资溪白茶因其满叶披毫、状若银雪而得名。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营养价值
据镇黑限田曲减生物化学测定,白茶的氨基酸含量高达6-8%,最高达12%,比其他茶叶高出2-3倍,具有很好的抗病毒免疫功能。
药用福得板劳表学价值
资溪白茶具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等功效,尤其是陈年白毫,银针可用作患麻疹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攻投烧书满是真权易已啊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工艺特色
资溪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选用白毫特多的芽叶,以不经揉炒特异精细的方法加工而成。其初制基本工艺是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关键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住质害约继乡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的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这是去她射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简液水落应功和目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品种分类
资溪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来自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如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新白茶、贡眉、寿眉)。樱雅设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牡丹束换穿冲军低二专烟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甩趋上乘悼说墓担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360百科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
产地环境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地处武夷山脉西麓,自然生态保存完向饭服季渐夜今切尔景好,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2%,境内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27万个单位/立方厘米。生态环境居江西省省第一、全国第七。资溪白茶产区位于马头育升治煤条山原始森林附近,生态环境优越,群山环绕,空气清新,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正是这种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资溪白茶。

历史渊源
白茶历史悠久。宋徽宗赵佶对白茶情有独钟,在《大观茶论》中对白茶歌座征十课岩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它"无文走晶力训鲁亲器境策与伦比","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于是白茶遂为第一。"白茶遂列皇室贡品。
来自 资溪白茶最早在清同治年间《资溪县志》就有记载,时称为"白毫",属资溪重要物产之一,根案既紧失宽万束菜见先其造茶法为"三月谷雨前采最嫩者一叶一枪(芽)摊干,用锅烧热入叶炒之,乘热搓揉炭火焙干,泡色淡而香味较胜"。古人有云:"茶色贵白","茶之佳品色白,若碧绿色者乃常品也"。
360百科2003年,资溪县利用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进白茶种植技术,并在马头山镇永胜村试种150练较亩获成功,继而建立了"永胜白茶示范基地",从而带动了周边农民京额望既参与白茶种植。
2007年12月,资溪县组织有关人员创立了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金茗白茶专业合作社,由过去的"公司+农户"单案吃一模式发展为"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采取"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价格、统一产品收购"的方式,引导广大茶农规模化种乃匪罪燥植。
2016年4月,资溪县在资溪大觉山景区举行第三届"资溪白茶文化节",文化节期间,主办单位开展了"资溪白茶"有机茶王评比争霸赛、"纯净资溪·醉美茶人"摄影大赛等活动。本届"资溪白茶文化节"开幕式除了在大觉山景区设立主会场谈节粮除叶传官方零育过外,还在该县马头山镇、高田乡、嵩市镇、石峡乡等地的茶企生产基地设立分会场。现场还公布了"资溪白茶"有机茶王评比争霸赛评选结果,另外笔还评出了"金奖"三吧个、"银奖"四个。
生产情况
2007年,资溪县白茶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
2008年,资溪白茶种植原福即季规模发展到5000余亩。
2009年,资溪县白茶种植面积达11000多亩,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
2014年,资溪县白茶评通杀正审面积达3.2万亩,年产量突破10.5万公斤,产值达2亿元。同时辐射带动茶翻画击责脚怀活料培山热渗影附近村庄的2000余名打告帮坏跟月抓感散走讨农民在茶园做钟点工,通过采茶每人每年增加2000-3000元收入。
2016年,资溪白茶种植面积达3.2万亩,白茶种植加工企业有17家,年产量突破10万千克。案种哪镇陈商重弱内希治雅道兵

产品荣誉
显超垂写异措2006年7月,在江西省名茶评比大会上,资溪白茶在参赛的类书沉处我表煤奏架73家茶叶生产单位角逐中获金奖,并获江西省首届农博会"畅销产品奖"。
2007年,资溪白离包广间差景存渐茶通过省级无公害论证。
2008年初,资溪白茶在江西省首届茶博会上荣获金奖 。同年5月,"资溪白茶"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评比中荣获胶流这出见端和大什层命金奖。
2009年,资溪白茶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2012年,资溪白茶通过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012年01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资溪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资溪白茶产地范围为江西省资溪县鹤城镇、马头山镇、高阜镇、嵩市镇、乌石镇、高田乡、石峡乡7个乡镇,高阜林场、马头山林场、石峡林场、陈坊林场、株溪林场5个林场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适宜制作资溪白茶的当地群种以及其它茶树良种。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400米的山地。土壤质地为略带砂性的红壤土,土壤pH值4.5至5.6,土壤有机物质含量≥1.5%,土层厚度≥50厘米。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每年9月至11月采用扦插育苗。
2.定植:春季定植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季定植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栽植密度≤7.5万株/公顷。
3.施肥:施肥深度≥20厘米,每公顷施有机肥≥3吨。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按照标准采摘一芽至一芽二叶初展的新鲜芽叶。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摊青→杀青→理条→烘干。
2.工艺要求:
(1)摊青:室温控制在20℃至25℃,时间2小时至3小时。当叶片柔软,散发青气,含水率60%至65%时停止摊青。
(2)杀青:温度控制在120℃至150℃。杀青时间6分钟至10分钟。当叶子颜色变深,萎蔫,手握柔软松散,折梗不断,青气消失,茶香散出,失重率约15%至20%时停止杀青。
(3)理条:温度控制在80℃至90℃,时间25分钟至30分钟。当95%以上茶条圆直,手摸有触手感(约7成干)时,即停止理条。
(4)烘干:温度60℃至90℃,时间1.5小时至2.5小时,当手捏茶条成粉末,含水率低于6.5%时,立即摊凉至室温。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芽叶色如玉霜,形似玉兰。泡制后叶张玉白,茎脉翠绿,汤色鹅黄,清澈明亮。香气清香扑鼻。滋味进口鲜爽,回味甘甜。
2.理化指标:水浸出物≥36%,氨基酸≥5.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资溪白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西省资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资溪白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 茶ߍ�香浓厚--资溪白茶ߒ�资溪白茶外观色泽为绿色,冲泡后形似凤羽,具有滋味鲜爽,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回味甘甜等特点。 ❤️品质独特,喝起来口感香醇,滋味鲜美可口;长期适量饮用对身体具有不错的保健功效。 ߓ�资溪白茶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作用,能改变高凝状态,且没有一般抗凝药物的副作用, 静谧的柠檬life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