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博硕士论文实战手册

百科

《撰写博硕岩执房养士论文实战手册》是1999年11月正中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浤源。该书主要讲述了写博硕士论文的有效方法。

  • 书名 撰写博硕士论文实战手册
  • 作者 朱浤源
  • 类别 教辅类
  • 出版社 正中书局
  • 出版时间 1999年11月1日

图书信息

  来自作 者:朱浤源 主编

  出 版 社:正中书局

  出版时间:1999-11-1

  版 次:1

  页 数:361

  字 数:200000

  印纪使湖一代句刷时间:

  开 本: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ISBN:9789570912630

  包 装:平装

钱门古正内容简介

第一章

  导论

  剂住之只值干证摘要

  本章主分两节:第一节简单介绍:如何做好一篇论文的步骤与方法。论文主体分四部分:首先是怎么找问题,其中包含题目的选择与定义,资料的搜集与基本假定;其次是研究方法,其中包含研究的途径、方法与架构;再次是研究结果的呈现,包含推论、描述、解释与评判;最后为结看需百论,包含创见、展望与建议。论文主体以外,参考资料也很重要。另外,感谢辞也不可360百科缺。

  第二节举了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为硕士论文的原推二余汉简秋口半例农撰写经验;第二个是投考博士班撰市干磁玉复写计划的经验;第三个是投考博士班,以及通过博士候选人的计划书的撰写对花宣经验。

第二章

  怎样找问题

  摘要

  一旦要从事学术论文的研究,首先遭遇到的问题,就是到底要研究什么问题。问题产生的象委我动机,通常不外四大类,一、学理上的探究,二创息哪尔冲日现铁政、开发新的科技,三、社会上的需要,四、个人因素的影响。本章第一节以农业化学与医学为主来举例,另外亦考虑人文、社会等科学的特别经验。

  第二节进一步指出研究目的可分为应用性与非应用性两类,文中将前者称作学理探讨,将后者当作经世致用。目的与动机,基本上性质相近。根据上述的研究动机与目的,再进一步形成问题,凝聚焦点攻响,最后就把题目订定了。

三章

  文献评论

  摘要

笑机  文献评论有称之为文献回顾或文献探讨。由于研究者常犯只引述他人著作或研究而不作批判的错误伯队候径阻站,故本章特将 Literature review定名为文献评论,从名称上彻底纠正一般属台构推破脸酒活买只重文献回顾不重文献批判的缺失。

  本章提供读者一个文献评论的概念架构及进行步骤。除提出文献评论的目的,重要性及一般常犯的错误外,并详细地介绍文献评论的四个基本步骤:概观(归类)、摘要、批判、建议。每一步骤皆提供具体的作法、准则或范例击亮棉,以供参考。

第四章

  创见的可能性

  摘要

  博硕士论文是一种"创作",其精髓在"创见"。创见是作者以其思考的能力,经过探索的历程,藉敏感、流畅、与变通之特质,在其论文所表现新颖独特的见解。

  本文分析创见的特质为新颖独特、敏感、流畅、和变通。并核亮胡刑分析如何产生创见:一是批驳继晶福晶章皇高他人的立论、二是比较综合归纳、三是发展新的概念、四是不断辩证讨论、五是转引新观点;以及提出产生创见的分析架构;确立核心概念、厘订相关次级概念、旁征博引学气衣听呢省鸡市者的检证,并建构分析架构图。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一):基本概念

  摘要

  本章分别由应用科学家(第一节)与社会科学家(第二节)所述。

  第一节综论研究的基本态度。作者在演讲中,强调四个基本认识:第一是多读、多到输加子派范功连想以外,心要静,才容易有灵感;第二,博硕士研究是种训练,过程比成果重要;第三,学科分工太细不合实情,科际整合才能有成;第四,重视方法:有选择性地读书,知识来源多元化,并将之重新组合,以迎头赶上世界潮流,同时善于利用时间。

  第二节讲究战略与战术。做学问,也要如同作战一样,讲究战略与战术,要特别思考策略与方法。吾人在撰写硕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必须紧扣住所欲探讨之研究主题,首先厘清与选定所采之研究途径(approach)和研究方法(method),此两者实为不相同但颇具相关性的两回事,在硕博士论文中最具关键性,且极为重要。论文的成败与好坏,旁人常可从其是否讲究研究方法来论断,若能更进一步厘清与说明所采用的研究途径,则更佳。

第六章

  研究方法(二):自然应用科学领域

  摘要

  自然科学以实验分析、应用科学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本章以这两大学门的研究方法为主体,并扣紧资料的选用与验证,来进一步具体论证。

  资料的选用与分析有关。而分析有质化与量化两种交叉互补,针对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来鉴别资料,同时进行验证的工作。

  资料的验证主要透过实验法与调查法。调查法又可细分为现场调查等等方法。

  最后,本章以土木工程学的水工模型实验为例,来具体说明。

第七章

  研究方法(三):社会科学领域

  摘要

  第一节以政治学为例,探讨四个层次的研究问题:哲学假定、研究途径(或模型)、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以政治学而言,研究途径主要分为行为研究途径、制度研究途径、哲学研究途径三种,此三种研究途径所伴随的研究方法自然不同。惟本节所谈具体方法及技术,跟行为研究途径较有关。第二节主要论述模型(model)或心思架构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功用。研究同一主题,不同学者可能采取不同的研究途径,每一研究途径都由一核心概念联结起来,此一核心概念就成为此一模型或研究途径的名称,例如政治学上的权力模型、决策模型等。本章原有第三节,为庄耀嘉教授所撰,具体以社会心理学举例,为节省篇幅,请读者进入科整会网站阅读。

第八章

  研究方法(四):文史资料的验证

  摘要

  文史资料的情况相当复杂,必须经过检证的手续,才能安心使用。如就资料的情况加以分析,大抵有作伪、误认作者、误认伪书、卷数参差等数种情况,学者对资料的情况越熟悉,对资料的应用也越熟练,当然对研究工作也越有助益。如就资料检证的必要性来说,梁启超的《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曾从史迹、思想、文学三方面来强调考证资料年代的必要性。最明显的例子,如《尚书》、《今本竹书纪年》、《杂事秘辛》的年代都必须重新检讨,以免误认时代,而引用错误。如就资料检证的方法来说,可以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如张心澄编《伪书通考》,郑良树《续伪书通考》等。也可以自己培养辨证能力。辨证的方法,梁启超的《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所述已相当完备,读者可以自行参考。此外,如王国维所提《二重证据法》,对利用出土资料来检证书本资料,有相当启示作用,读者也应详加体会。

第九章

  研究成果的呈现

  摘要

  研究成果的呈现主要可以分为撰写的大策略与论述上的小策略两类。

  第一节撰写的策略:首先指出如何及早拟定论文方向,并逐时完成相关的章节;其次述及使撰写的速度加快、品质提高的一些要领。

  第二节论述的策略:从比较、举证、肯定、重建、增补到新创,总共六种基本的论述方法下手,奠定基础。再在必要的地方,做进一步论证:包括分类评比并加否证或肯定、归类与申论、原因的找寻、以及自我缺点的认定。最后再写结论与绪论。

  本章并以发现 DNA 的故事为实例,来具体说明。

第十章

  结论

  摘要

  不论研究生或学者属学科或学门为何,如须撰写论文,对整套的格式有必要加以了解。本章除结束全书对研究与撰文步骤的描述以

  外,本文部分更具体区分为四个部分(篇首、主体、结论(展望)与引用资料),来做总合性说明。

  参考资料

  摘要

  这一部份所列的中西文档案、公报、专著、期刊与论文,除了曾为本书所实际引用者外("引用资料",称为 references;"参考资料"则为 bibliography)也包含一些只参考,未引用,但为学界重视之研究与佳作,(目的在作范例)极适合博硕士研究生,以及热衷学术研究的同好,在撰写论文时作为入门、导读与进一步参考之用,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在此特予列出。

  这份"参考资料"的体例,来自本书新订具突破性的附录一:"注释及引用(或参考)资料的格式"。

附录一

  注释及引用(或参考)资料的格式

  摘要

  本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撰稿时,如何以简单、清楚的注释及参考(或引用)资料格式,辅助论文内容、论证,藉以增加论文的严谨与可靠。由于国内学术界对于学位论文格式的标准,尚无硬性规定,多依各系所传统、指导教授与研究生之习惯,莫衷一是。因此,本附录经讨论后,参酌台湾大学图资系编定的论文注释、参考书目格式,国科会《研究汇刊人文及社会科学》以及台湾师范大学社教系《社会教育学刊》的撰稿格式,修订出一套不单适合学位论文撰述,也兼具普及性、便利性与前瞻性等功能的规范。

  本章提供之参考之范例,依语文种类,可分为中文与西(英)文两大类,并列出同一资料在夹注、注释与参考(或引用)资料的表达形式。

附录二

  联合国华语拼音法

  摘要

  在撰写任何学术论文时,多少都会遇到华语文需音译成外文之情况。为使学术论文不致自外于世界汉学界,本章旨即在介绍最符合

  世界汉学华语文音译的拼音法北京汉语拼音系统,以统一过去依个人发音习惯或喜好而译的混乱局面。

  本章肯定其贡献,并会同中央研究院文、史各研究所,仿其最新决定加以采纳。不过,本书编者认为:此系操华语者所共同使用,

  非中国人或汉人所能专擅,因此放弃"汉语"一词,改称"华语"除了从声、韵母与注音符号的转换、声调及隔音符号的个别介绍外

  ,最后并实际举例,列出403音的拼音对照全表,以供读者能更全盘地掌握华语文音译的要诀。

附录三

  电子资料的运用与评估

  摘要

  本文首先揭序网际网路(internet)的介绍。

  其次就网际网路的特性与优点述及网际网路对学术发展的重要性。网际网路具有突破时空、减少资源成本等特性,复以各国政府积极推广,使得网际网路具有普遍性、学术共享性、资讯流通性、语言共通性、并可缩短学术积累的时间是以对学术发展极为重要。

  第三是简单介绍电脑设备与网际网路的基本认识,并且介绍若干相关网站,以建立读者随时学习的态度。

  其次则是介绍电子图书馆与线上资料库等,提供读者参考。

  然后提供读者评估网页资讯优劣的方法。将网页类型区分为倡议型、商业型、新闻型、资讯型与个人型五类,并将评估网路资讯的标准分为权威性、正确性、客观性、立即性、涵盖范围五种逐一检视。之后则是介绍读者引述网路上资料来源的方式,以解决学术引用的问题。最后提供网路问卷的方式。

附录四

  电子时代搜集资料新法

  摘要

  不论从事学术研究,或是撰拟报告论文,资料与文献均是研究者所不可或缺的。这如同烹饪必需准备素材一般,乃是作为建立概念、逻辑推论或验证的重要例证,所以资料的搜集显得格外重要。而它的重要性与研究方法一样,乃是撰写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在浩瀚的书海中,加上数位化资讯的蓬勃发展,如何以最有效益的方式找到完整的研究所需资料,时常困扰着研究人员。本文以寻找资料的通则为开端,介绍资料检索最基础的技巧与策略;继而说明电子时代搜集资料的新方法,期使论文撰写者,对数位图书馆的资讯搜集方式有一清晰的了解。

  目录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