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室性早搏防治

百科

《循证室性早搏防治》是2008年同济大学出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元铸,陈椿。

  • 书名 循证室性早搏防治
  • 作者 黄元铸,陈椿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8-1

出版概述

  作 者:黄元铸,陈椿 编著出 版 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8-1

  版 次:1

  页 数:97

  字 数:76000

  印刷时间:2008-8-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60征蛋农员抓五835396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如何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一直是人汉参团害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末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结果显示,左室射血分数(EF)下隆的频发室性早搏(室性早搏,VPCs)和(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非特续性室速,NSVT)的心肌梗来自死后患者,尽管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室性360百科心律失常的数量有所减少,但随访显示持续使用此类药物患者的总病死率和心律失常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CAST试验的结果从根本上挑战了低钟依阶掌们已早积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物缩使维阶跑征状而性早搏和(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传统经验医学模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治疗观念和医学实践。自此以来,人们将循证医学的模式引入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指导着临床医生由单纯经验、推理医学思维向遵循科学证据的思维转变。目前已经达成的共识是:评价景展告二军迅沿投一种治疗方法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不应单纯是看其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更重垂解握原德兴要的是看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和总病死率的影响。

目录

  前言

  1 室性早搏和(或)非持续性室发置速的定义及危险分层

  1.1 室性早搏和(或)非持续性室速的定义

  1.2 室性早搏和(或)非持续性室速危险分层

  2 流行病学

  2.1 年龄与室性早搏

  2.2 高血压与室性早搏

  2.3 冠心病与室性早搏

  2.4 心肌病与室性早搏

  2.5 心功能与室性早搏

  2.6 瓣膜病与室性早

  2.7 先天性心脏病与室性早搏

  2.8 咖啡与室性早

  2.9 运动与室性早搏

  2.10 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与室速

  2.11 恶性室性早搏

  政高到可垂就英察系2.12 室性早搏的自然变异

  3 临床表现

  4. 室性早搏和(或)非持续性室速的临床意义

  4.1 正常人群的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

  ……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