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体与交互:敏捷实践指南》是201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Ken Howard,Barry Rogers。
- 中文名 个体与交互:敏捷实践指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Ken Howard,Barry Rogers
- 出版时间 2012-03-01
-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对敏捷软件开发的关注重点,通常都集中在"机制"方面,即过程和工具。"敏捷宣言"认为,个体与交互的价值要高于过程和工具,但这一点很容易被遗忘。在敏捷开发中,如果你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人的方面,将会收获巨大利益。
《个体与交互:敏捷实践指南》展示了如何解决敏捷团队在实际项目中遭遇的问题。同时,本书也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敏捷用户指南,其中包含的故事、最佳实践方法、经验以及技过服源研组巧均可应用到实际项目当中。通过逐步实践,你将学会如何让团队真正地成为能够协同工作的团队,而不是各来自自为战。在这个过程中,你将在沟通、动机、协作、变化、团队动力以及其他很多方面,获福被上底倍得一些极具深刻现实意义的建议。
无论你身处敏捷项目中的何种角色,比如敏捷项目经理、ScrumMas查标你化花等ter、产品负责人、开发者、培训师或咨询师,本书都会帮助你改变周围的敏捷环境,使其更加多产和高效,并且令团队成员可以身体力行。
作者简介
Ken Howard是Improving Enterprises公司的领导者。他提供咨询、培训和指导,以帮助全世界的企业开展光积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提高生产效率并改善组织状况。他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拥有超过26年的实践经验。
Barry Rogers是Improving Ente请称族rprises 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位于得州达拉斯。他拥有Sr360百科umMaster认证以及Scrum Practit花团供它汉房ioner认证。他可以通过参与实践或进行辅导的方式为客户服务。帮助团队开展敏捷或Scrum,以及改善人的行为状态。他还时果原脸制功果天针儿值是一位演讲家,同时也是领导能力提升、敏捷方法应用和项目管理训练过程的推动者。
媒体刑顺送十友作门通评论
"相对于建立一个敏捷、高效、表现出色的团队,掌握诸如云计算、分布式系统结构、测试驱动开发等技术是很容易的。对于一名技能熟练并期望成长为成功的项目经理、团队主管或者获来自得更高职位的开发或测试人员来说,本书所提供的见解、知侵不民文京简识和指导,可以使这一过程变得更加简单。"
--R. L. Bogetti,首席系统架构师,任职于Baxter医疗用品公司
"本360百科书出色地洞察了团队中的个体及其在团队中的行为。两位作者提供了很多优秀的例子和练习,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每个个体的行为,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从而使团队表现得更加出色。"
--Lisa Shoop,Sabre-Ho整往ldings产品研发总监
"本书对于每一个认真理解并运用敏捷软件开发中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人而言,都是一本精雕细琢的必读书。就像Patrick Lencioni会见Poppendieck夫妇时写的"窥视敏捷"一样,现在这面窥镜就是强大的DISC框架,我们看到它通过使用故事、例子、模型和指导,来保证不同种类TDD(测试驱动开发)的实施。"
-集三需妈皮沉许-Brad Appleton,任职于"财富100强"的电信公司的敏捷教练/顾问,著有《论作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atterns》
"本书对于任何一个认真对待敏捷软件开发的研发团队而阿脸散职改渐言,都是一本必备读物。书中关于再脱每乡要轴富本更团队动力和发展的章节,在帮助一个团队转型为敏捷团队的成功考承笔磁云最身随略绍唱范例方面,提供了所有的要领。"
--Bernard Farrell,EMC公司软件顾问工程师
目录
对本书的赞誉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个人与互动
第1章 自治证券有村财烈台团段委米稳场农限责任公司
第2章 行为与个体
2.1 交流框架
2.1.1 DISC历史
2.1.2 DISC定义
2.2 DISC权知据测诉境行为什么重要
2.2.1 理解与接纳他人
2.2.2 用你自己的语言沟通
2.2.3 DISC语言
2.2.4 交流策略
2.3 怎样进行DISC评估
2.4 小结
第3章 团队动力
3.征失志1 绝境逢生
3.2 另一种方法
3.3 利用优势
3.4 无政府状态团队
3.5 成熟团队的进化
3.6 冲突
3.7 那怎么办
3.8 小结
专均度吃振攻诗连第4章 沟通
4.1 语言
4.2 移情
4.3 眼神交流
4.4 模棱两可
4.5 肢体语言
4.6 文化环境
4.7 反射型肢体语言
4.8 闲谈
4.9 合作性的交谈
4.9.1 沉默的力量
4.9.2 沟通延迟
4.9.3 我们……
4.10 小结
第5章 协作
5.1 以团队方式工作
5.1.1 民意
静扩纸保顾粮盐将去岁 5.1.2 群体力量
5.2 解决问题与决策
5.2.1 个体和决策
5.2.2 集体和决策
5.2.3 团队影响
5.3 完美冰淇淋圣代的六个维度
5.我统氧策见4 完全相反的力量
5.5 小结
第6章 行为与团队
6.1 和谐/冲养突
6.2 为什么不招聘天生就师灯福滑封减京必合得来的团队成员呢
6.2际村于时笑厂.1 准备好冲突
6.2.2 重压之下
6.2.3 填补空白
6.3 组织或团队文化
6.4 小结
第7章 变化
7.1 一个真实的故事
完领数今适旧7.2 为什么改变是困难的
7.3 改变局促不安
7.4 改变忧虑
7.4.1 对改变自我实现需求的担心
7.4.2 对改变尊重需求的担心
7.4.3 对改变爱和归属感需求的担心
7.4.4 对改变安全感需求的担心
7.4.5 对改变生理需求的担心
7.5 改变教练
7.6 改变催化剂
7.7 寻根溯源
7.8 来自草根对改变的阻力
7.9 揭示本质
7.10 练习
7.11 小结
第8章 激励因素
8.1个 人工作动机
8.1.1 理论动机
8.1.2 功利/经济动机
8.1.3 审美动机
8.1.4 社会动机
8.1.5 个人主义/政治动机
8.1.6 遵循传统/注重监管
8.1.7 激励为什么重要
8.1.8 激励的策略
8.2 利用优势
8.3 领导者和环境
8.4 小结
第二部分 研讨会
第9章 团队动力研讨会
9.1 准备
9.2 介绍
9.2.1 准备研讨会
9.2.2 举行研讨会
第10章 沟通折纸
10.1 材料
10.2 活动安排
10.3 过程指导
10.4 练习后的讨论
第11章 造桥
11.1 材料
11.2 活动安排
11.3 过程指导
11.4 练习后的讨论
第12章 月球生存
12.1 活动安排
12.2 过程指导
12.2.1 个体练习
12.2.2 团队练习
12.2.3 计分
12.2.4 练习后的讨论
12.3 月球生存专家分析
第13章 BalderDISC模型
13.1 材料
13.2 活动安排
13.3 过程指导
13.4 练习后的讨论
第14章 评估一致性与非一致性
14.1 材料
14.2 活动安排
14.3 过程指导
14.4 练习后的讨论
第15章 改变的练习
15.1 概述
15.2 活动安排
15.2.1 画板
15.2.2 团队
15.3 过程指导
15.4 练习后的讨论
第16章 团队和决策
16.1 活动安排
16.2 DISC同质行为
附录A 如何进行DISC评估
参考文献
前言
2001年2月,一群传奇人物聚集在犹他州的某滑雪胜地,共同起草并宣布"敏捷宣言"(Agile Manifesto)诞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我们认同并采纳"敏捷宣言",但被大家广为传播、讨论甚至采纳的,却是"敏捷宣言"的右半部分。常见的敏捷实践有Scrum、 用户故事、极限编程、测试驱动开发、product backlog、任务板等。这些实践活动的大部分不是过程,就是工具。而"敏捷宣言"强调的是"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
那么,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过程和工具?因为它们实现了"敏捷宣言"所描述的价值。例如,在Scrum流程中,如果你维护一个product backlog,就会有个关于功能特性的优先级列表,然后每4周(或者按你自己的迭代周期)开发可以交付的代码。在每个迭代的末尾,产品负责人帮助开发团队决定他们下一次开发什么。你会清楚地看到这些实践都证实了"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以及"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
而"敏捷宣言"中的"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这条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关注。原因之一是,我们软件行业中的大部分人都毕业于大学计算机科学或者软件工程专业。而个体和交互更多地关注于心理学和人类行为。它们不是非黑即白和完美无瑕的。事实证明,公司和项目团队最经常面对的并且也最难以解决的,就是与人类行为和交流相关的问题。
在最初流行的敏捷技术图书《敏捷软件开发》(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中,Alistair Cockburn通过对软件开发当中人性方面的讨论来介绍敏捷。他阐述了文化、交流、合作以及其他一些处于敏捷核心的"软"主题。由于这本书出版于2002年,因此没有得到足够广泛的传播。
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将你带入哲学领域,而是希望成为一本用户指南。本书以故事、技巧以及可以实际运用的最佳实践等形式,介绍了很多项目团队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另外,本书还包括了对于引导员的指导和有价值的练习,你可以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团队里,或者融入到综合团队动力研讨会(comprehensive team dynamics workshop)中。
如何使用本书
本书可以作为一本指南,用来优化项目中"个体与交互"的运用。而使用本书的方式完全取决于你的角色。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ScrumMaster、产品负责人或者其他领导角色,你可以分两步来阅读本书:第一步,通过阅读相关章节,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的团队,以及团队现状的成因;第二步,选择书中描述的实践活动并应用到你的团队,来改善当前的状况。
资源
这里的资源为你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文献,以帮助你深入研究正在讨论的主题。你无须跳转到本书最后提供的"参考文献"部分,在所讨论主题的旁边就找到极好的材料和资源。
如果你是一位咨询师,需要帮助团队获得成功,识别亟需关注的地方,并选择相关的内容和实践来改善这些地方。那么你可以组织阅读小组,每次只阅读并讨论一个章节(比如在午餐时间讨论读书心得)。
如果你是一位培训师,本书也为你提供了组织一个敏捷团队动力研讨会所需要的材料。详细内容请参考第9章。
最后,本书的大部分读者是项目团队的成员。有的正在参与敏捷项目,有的正在考虑在项目中引入敏捷方法,还有人尚未接触过敏捷项目。本书的知识和练习不仅仅适用于敏捷项目团队。因为在任何项目团队中,要想具有凝聚力和高效的生产力,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行为和社会因素。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