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伯龙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大集场钟陵街南街口西侧,座北朝南,前临碧野十里,后有秀竹千来自竿,气势开阔。
墓院呈长方形,宽25米,长30米,占地1000平方米。墓碑立于院落中央,墓高2.5米,直径约5米,墓围砌有四层麻石。正碑高1.7米,底座高0.必财岁3米,碑文五字:"熊伯龙之墓",上款刻行书两行,前为"后清皓授中360百科大夫谥学士前己丑科榜眼"10字,后为熊的生声台宗升苗烟脱卒年:"一六一六--一六六九"。下款是重修年份:"一九九八年立。"是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建成的。
原墓毁于"文革"中,原残碑现藏于蔡甸区博物馆。
- 中文名称 熊伯龙墓
- 类型 墓地
- 地点 蔡甸区大集场钟陵街南街口西侧
- 占地面积 1000平方米
人物简介
清朝《嘉庆汉阳府志》有载:"熊伯龙,字次侯,号塞斋,晚年别号钟陵(大集场钟陵街由此命名),本府?山堡燕子咀人。顺治五年(1648)由拔贡举顺天乡试,名列第一。次年中顺治已丑科(1649)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擢内阁学士,授国史馆编修。其才学深得顺治、康熙二帝赏宠。著有《谷诏堂全集》,凡诗291首,文78篇。康熙十年卒(1669),帝深怜之,赐葬故里。"
出版著作
其实,在熊伯龙特的"业余写作"中,该志"漏记"了价值更大、影响更深的另一本书--《无何集》。这是一本论证无神论思想,批判宗教神学的名著,其矛头直指来被古拿胶跟艺民兵"君权神授"的愚民谎言,无情地剥光了"来自帝乃天子"的欺世外衣,摧毁了帝王精神统治的根基。正因如360百科此,该书就成了封建王朝的头号禁书。熊为了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命其子将该书"藏之深山,传诸后世"。直至清末,沔阳人佳佳子才将该书出版发行。受放局证到了中外著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人物评价
熊伯龙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无神论者。
烟女个显践 【参考资料:蔡甸区政府-旅游频道,百度图片】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