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格蛛,Coscinida asiatica (Zhu et Zhang,1992),球蛛科,格蛛属的一个物种。
- 中文名称 亚洲格蛛
- 拉丁学名 Coscinida asiatica (Zhu et Zhang,1992)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亚门 螯肢亚门
原始文献
广西农学院学报 11(1):24-简比获衡八术先握体背投24, fig.5
模式产地
广西
生境
果园杂草及稻朝息某服较今适血它守四田 生活在荔枝园, 稻田的草丛中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蛛形纲 蜘蛛目 球蛛科:32-33, 广西农学院学报 11(1):24-26, 龙栖山动物 P.856
形态描述
雌蛛
体长1.90。头胸部长0.73,宽0.62;腹部长1.20,宽0.85。眼域隆起,8眼密集在一起。额部前伸,呈锥形。背甲黄色,边缘黑色,眼域黑色,头部的中央有一梯形褐色斑。两眼列均后凹。前中眼间距小于功前中侧眼间距(0.04:0.06),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间距(0.01:0.02),侧眼分离。中眼区长大于宽(0.23:0.19),前边小于后边(0.1来自4:0.19)。前中眼最小,后中眼最大,两侧眼近乎等大。螯肢基部灰黑色,端部黄色,前齿堤在中部位置有一小结疤,后齿堤无齿。颚叶、下唇黄褐色。胸板灰褐色,具黑色边。步足黄色,第三、第四步足腿节端部、膝节及胫节的腹面为黑棕色。

步足测量:I 2.91(0.38+0.99+0.66+0.43),Ⅱ2.27(0.66+0.73+0.46+0.36),Ⅲ2.15(0.63+0.64+0.50+作研句船居0.33),Ⅳ3.31(0.99+1.16+0.66+0.50)。足式:4,1,2,3。腹部卵圆形。背面黑褐色,中部位置有二条白色弧形斑,前一条弧形斑在中部的前、后备有一对白色斑点,后一条弧形斑在中部的前、后亦各有一对白色斑360百科点。腹部腹面黑色,两侧呈黄白色。外雌器黄褐色,在中上部的中央有一棒状纵脊,黑棕色,纵脊中央为一陷沟。无有舌状体,舌状体的另说范二位置亦无刚毛。
雄蛛
云团殖径改头怀情体长1.79-1.83。乐久处即京约老施护家一雌蛛体长1.79。头胸部长0.67,宽0.67;腹部长1.10,宽0.65。额部较外宣终略雌蛛的突出强烈。腹部前端宽,后端窄,而末端尖。步足测量:I 3.33,Ⅱ2讨镇外铁口.34,Ⅲ2.03;Ⅳ3.46。足式:4,1,2,3。其他特征同雌蛛件食始然切图一样。触肢器的插入器鞭空酸架孩货状,呈"C"字形,但基端宽;引导器有一侧尖突;根部在跗舟近顶端变细,呈指状,但侧面观呈片状。
生物学描述
本种生活在荔枝园,稻宽药她白通有衡换田的草丛中。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