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鉴五四

百科

《共鉴五四度沙》是201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再复。

  • 书名 共鉴五四
  • 作者 刘再复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1月1日
  • 定价 29 元

内容简介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文化更新运动,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大、最深远的历史事件。一个东方大国的文化转型、心理转型就从这里开始。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这一划时代的事实。

  本书即为刘再复先生近来自年来发表的有关"五四"的访谈、对话、文章的360百科合集,当中更以李泽厚与刘再复的精彩对话作为本书代序--"五四"五说。在苏抓句京妒露议七上么当今纷纷诋毁"五四"、盛行尊孔的语境中,如何看待"五四"?刘再复教授以犀利的思想、鲜明的态度和精粹的语言作出了自粒功香河止兵价员常方图己的回答。书中作者还与李泽厚、李欧梵教授一起,直面真理,共论九卜年前的大最盐就变革。

作者简介

  刘再复,一九四一年生予福建南安,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爱,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后旅居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大脱策掌跟写检传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任教,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微来候握保象中心荣誉教授。著作有《性格组合论》、《文学的反思》、《论中国文学》、《鲁迅传》、《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传统与中国人》《罪与文学》(与林岗合著)、《放逐诸神》、《人论二十五种》、《读沧海》、《漂梳手记》(十卷)、《红楼四书》(四卷)等四十几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译为英、韩、日、法、德等多种文字出版。

目录

  "五四"五说(代序)--李泽厚 刘再复

  一 "五四"了不起

来自  二 反孔也了不起

  三 最缺的还是德赛两先生

  四 告别"新启蒙"

  五 五四新文化诸子评说

  附录:一字之差的说明

  五四新文化运动批评提纲

  一 重心明确但理论准备建必滑兴重期策众则别不足

  二 批孔的合理性与浪漫性

  三 德赛两先生的体用分离

  四 文360百科学革命的概念错位

  五 现代人文经典创造意识的阙如

  六 主攻对象置换的假设

  附录一: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

  附录二:谁是最可怜的人?

  附录三:伟大的内心律令--在香港北大校友会上的讲话

 凯染宣慢缩北七又 "五四"启蒙问题答问纪要一答北京鲁迅博物馆姜异新博士问

  一 关于启蒙的反思

  二 现代启具校色假令搞海鲁蒙有无独特的话语谱系

  三 "五四"若干主将的不同思路

  四 清华诸子也属吗话造征径新文化范畴

  五 《红楼梦》是"五四"的先声

  六 关于鲁迅的新认诉革向门川数解板革诗套

  七 海外语境下的思索合双与研究

  病理学启蒙的反思--刘再复、李欧梵对谈录

  一 病理学启蒙与生理学启蒙

  二 行动生活与沉思生活

  三 独立存在与象牙之塔

  四 抽象能力与形而上品格

  五 "新启蒙"命题已过时

  "五四"中心理念汲其历史语境-一近现代中国三大意识的觉醒

  一 "民族一国家"意识的觉醒

  二 "人一个体"意识的觉醒

  三 阶级意识的觉醒与个体意识的灭亡

  关于个人主义与新文学的思考--与李泽厚的两篇对话

  一 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浮沉

  二 中国现代诸作家评论

  五四文学启蒙精神的失落与回归

  一 历史角色的互换--启蒙主体的易位

  二 社会运动重心的转移和个性生长土壤的贫瘠

  三 启蒙主题的回归与创作个性

  "五四"与西方的文艺复兴

  一 "五四"与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思路

  二 民族"厄运"与个人"厄运"的重叠

  三 三种"吃人"方式的发现

  四 人伦网络与礼治秩序

  "五四"语言实验及其流变史略

  一 "五四"语言变革的伟大动机

  二 流觉菜件率础台新语言的困境和媚俗流向

  三 走出俗化政治化的语始既格室与言新试验

  后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