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山后蛛是肖蛸科的一种节肢动物,分布于辽宁(千山)等地。
- 中文名 千山后蛛
- 科 肖蛸科
- 界 动物界
- 亚 目 后纺亚目
基本信息
编号: 3098
拉丁目名: ARANEAE

中文目名: 蜘蛛目
拉丁亚目: OPI束另因曾巴STHOTHELAE
中文亚目: 后纺亚目
总科: 园蛛总科
superf: Araneoidea
中文科名: 肖蛸科
拉丁科名: Tetragnathidae
中文亚科: 后蛛亚科
来自 拉丁亚科: Metinae
中文属名: 后蛛属
拉丁属名: Meta
拉丁种名: qianshanensis
定名人
Zhu et Zhu
年代
1983
中文名
千山后蛛
原始文献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只外许验报, 9(增刊): 139, figs.A~f.
国内分布
辽宁(千山)。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无来自脊椎动物 第三十五卷 蛛形纲 肖蛸科:65-67
形态描述
体长 10.50~14.00。一雌蛛体长12.50:头胸部长5. 00,宽4.50;腹部长7.50,宽6.50。眼列近乎平直。前中眼间距小于前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间距,前后侧眼相接。中眼域梯形,前边小于后边。后中眼大于其他各眼。中窝深,三角形。螯肢红褐色,前齿首波建双艺字堤有3齿,等大,第3齿稍远离前2齿;后齿堤有4小齿,360百科第4齿稍大。胸板黄褐色,后端细窄,插入基节Ⅳ之间,前缘略前凹,两侧缘在基节Ⅱ、Ⅲ、Ⅳ处稍突出。步足黄褐色,具硬刺,胫节刺较多。
步足测量:Ⅰ 28.00(8.55十9.50+7.50十2.45), Ⅱ23.95(7.55+7.40+7.00+2.00), Ⅲ18.02(5.80十5.90十4.50+2.00),Ⅳ21.02(6.52+7.00+5.50十2.00)。足式:1,2,4,3。腹部背面浅黄色至深褐色,变化较括流省王继操明祖大,有明显的斑纹。
雄表便虽福四烟让限增待蛛
体长10.25。头胸部长6.00,宽4.具商样七终00;腹部长4.25,宽3.55。步足测量:I 29.10 (8.05+10.00+8.05+3.00级离易女), Ⅱ24.60 (7.05+8.55+6.50+2.50), Ⅲ 15.60(5.05十4.55+4.50+1.50)吧料文介误斗故,Ⅳ19.10(6.50+5.50+5.55+1.55)。足式同太验利示雌蛛。
鉴别特征
本种与布氏后蛛M.bourneti Simon,1922(Ro练识若至距行范据维掉berts,1985:20渐免块完太阶承各则2,figs.90e,91e)的主要区别是触肢器副跗舟的形状不同,其他骨使评场阶行片也有差异;外雌器的外观和结而硫走兴操圆派李屋内部结构不同。本种与黑背后蛛肉香思如初相束认余M.nigridorsali师判欢太冲专s和沈氏后蛛M.shenae的区别是副跗舟近顶部膨大。
地理分布
辽定完宁(千山)。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