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锦风格的滚筒印章,黑色石头,皂石;高7.5厘米;直径1.0厘米业子;乌尔(伊拉克),第11次发掘,1932-1933年;早王朝一期
- 中文名称 织锦风格的滚筒印章
- 材质 黑色石头,皂石
- 高 7.5厘米
- 直径 1.0厘米
基本介绍
乌尔(伊拉克),第11次发掘善证居唱杆客加,1932-1933年
早王朝一来自期
印章样式

这是一个长形的滚筒印章,在两层带状空间中装饰有奔跑的山羊和牡鹿。上层包括两只动物,值觉群次里甚低而适一只向前冲,另一只往回跑。下层包括一只反刍动物、一条鱼和一只青蛙。三严命环知条水平的"破折号"连接了这些穿过田野空隙的动物华快养导。研究美索不达米亚雕塑的先驱亨利·法兰克福将这种滚筒称为"织锦"印章,范型因为其上面的场景非常接近于织锦图案,他说:"因360百科为首尾都在滚筒上接合在一起,这种印章给人的印象是永无止境的图案"。这种"织锦"印章可追溯到早黑需皇法问按训王朝一期(约公元前2900燃突镇临谁题务初-前2750年),但是抽象形象起源于更早的捷姆迭特那塞尔时期(约公元前3100-前2900年)的装饰构图,特别是用于装饰神庙那些正面被安排成一行的动物图案。
历史
在早王朝第一期,"织锦"印章在巴格达北部底亚拉河下游盆地的雕刻技艺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印章的分布区域在很所重积阶屋热秋大程度上局限于这个袁父题晶放除审确南好铁地区。该滚筒印章是为数很少的发现于南方冲积平原的实物之一,但是它确切的出处仍然待定。把它卖给伍莱的工匠只告诉他它是在乌尔东边的一个遗址发现的。
法拉(Fara)、尼普尔和乌尔发现的大量图章和印鉴上记录了早王朝一期的雕刻水平。乌尔偏下的印鉴(Seal Impression Strata (SIS))地层中,出土了75事普绝套赶根低湖6枚陶制印章,上面压印了很深的人物雕像和抽象元素。该土层有垃圾残骸倾倒入其中,切断了乌尔王陵的地渐危农想烟真劳下埋藏部分。这一土层出土的印章图案包括:竞赛、放牧、劳见作的人、列队、啃树的虫、动物上方纹章式的老鹰、生产、宴饮、划船、性交以及对动物的征服--这是一个表现英雄与动物搏斗的主题。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