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大宗逸事状

百科

为人作传,一如为人画像。有形似者,有神似者。形似者虽五官身均向轮段俱佳,而神气来自索然;神似者虽小有差讹,而神完气足。两相比较,当然以后者为高。这篇文章剪裁杭世骏的几件逸事,不能说每一件都禁得起严格的核实,但正如画像者要从所谓"颊上三毫"处添写出来方可传神,此文刻画的杭世骏小像也正是神明奕奕、光彩照人的。

除最后一节说明性的随教觉文字,这篇文章记述了杭世骏的六件事情,其前四件又均摹写杭氏与高宗皇帝之关系,由皇帝大怒到"意解",由第一底传做后命解父宣次"迎驾"时嘲弄式的调360百科侃、赐字,到最后一次"迎叫杨乐盐呼市培奏愿驾"时闪烁着刀光剑影的平淡一问,再到"返名即层的角虽舍,是夕卒"的结局。一个当世才人的一生如同被凝固于几张形神兼备的摄影之中,令人感慨,也令人不寒而栗。原来在所谓的"盛世"里,知识阶层的命运仍是照旧被雄猜之主玩弄于股掌上的。大宗那一晚的去世,是吓死,是自尽,抑或有人秉"圣意"将其处死?惟其不言,才饱含深意,使读者震慑和寻味。用笔之妙,如绵里藏针,芒刺在骨。相比之下,后两条补充杭世骏的经世理想与过人才想报烟情,也不是闲笔,而系"顾终理临见全人"式的补充,合而观之,才能领略杭氏的"全龙"而不是一鳞半爪。龚自珍精研《春秋》,对夫子"微言大义"的真髓他是领会得很深,也运用得很妙的。

  • 作品名称 《杭大宗逸事状》
  • 作品别名 清代
  • 文学体裁 散文
  • 作者 龚自珍

品原文

  杭大宗逸事状

  一、乾隆癸未岁⑵,杭州杭大宗以翰林保举御史⑶,例试保和殿。大宗下笔为五千言,其一条云:"我朝一统久矣,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是日旨交刑部,部议拟死⑷。上博询廷臣,侍郎观保奏曰:"是狂生,当其为诸生时,放言高论久矣⑸。"上意解⑹,赦归里。

  一、大宗原疏留禁中⑺,当月不发抄⑻,又不自存集中,今世无见者。越七十年,大宗外孙之孙丁大,抱大宗手墨三十余纸,土么片落题资三复延宁就鬻于京师市⑼,有茧纸淡墨一纸半⑽,乃此疏也。大略引孟轲、齐宣王问答语⑾,来自用己意反复说之。此稿流落琉璃厂肆间⑿

  一、乙酉岁,纯皇帝南巡⒀,大宗迎驾。召见,问:"汝何以为活?"对曰:"臣世骏开旧货摊。"上曰:"何谓开旧货摊?"对曰:"买破铜烂铁,陈于地卖之。"上大笑,手书"买卖破铜烂铁"六大360百科字赐之。 一、癸巳岁⒁,纯皇帝南巡,大宗迎驾。名上,上顾左右曰到白审京致转:"杭世骏尚未死么?"大宗返舍,是夕卒。

  一、大宗自丙戌迄庚寅⒂,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课诸生肄"四通":杜氏《通典》、旧沙马氏《文献通考》、郑氏《通志》,世称"三通"。大宗加司马光《通鉴》云⒃。

  一、大宗著《道古堂集》,海内学士见之矣,世无知其善画者。龚自珍得其墨画十五叶⒄,雍正乙卯岁自杭州如福州纪程之所为也⒅。叶系以诗,或纪程,纪月日琐语。语汗漫而瑰丽,画萧寥而粗辣,诗平淡而屈强⒆。同里后学龚自珍谨状。

  同里张熷南漪、王曾祥麐徵皆为杭大宗状⒇,此第三状,详略互有出入。自记。

作品注释

  ⑴杭大宗:杭世骏(1少最张依父沿696-1772),大宗为其字,号堇甫,又号秦庭老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史学家、诗人,公元172者几获福无属混缺下4年(雍正二年)中举人,1736年(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授编修,1743年(乾隆八年)因预件酸诉希赶上书言事触怒高宗,几遭不测,后被罢官还乡。著有《石经考异》、《史记考异》、《道古堂诗文集》等。状,传记体裁的一种,又称行状、事状、行述等,以纪事为主。

  ⑵乾隆癸未岁:杭世骏因疏议获罪在公元1743年(乾隆八年癸亥)二月,不在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癸未),此或为笔误。

  ⑶翰林:指杭氏时任翰林院编修。御史:此指考选监察御史。

  ⑷部议:刑部拟议罪名。

  ⑸观保:(??-1776),字伯容,号补亭,索绰络氏,满粉被介列变岩喜洲正白旗人,公元1737年(乾隆二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文恭。有《补亭先生遗稿》。诸生:生员的统称,即所谓秀才。

  ⑹意解:怒气消除。

  ⑺禁中:皇宫禁城中危歌

  ⑻抄:指邸抄。中国古代封建官报的通称,始于唐朝,别称为邸报、阁钞山书事五当官证个向苗富等。内容以官方同意发布的皇帝诏旨、大臣奏疏和有关官吏赏罚升黜等方面的信息为主,只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辗转传阅。

  ⑼鬻:售卖。

  ⑽茧纸所可优友军房娘久持图操:蚕茧所制之纸,细薄耐用,为纸中精品。

  去危吧调式随赵模己线⑾孟轲、齐宣王问答语:见《孟子·梁惠王下》,大略阐述"王道"、"仁政"之思想,其中谈触致星河较与块督反再混到"进贤"之道,大宗疏言有"意见不可先设,畛域不可太始管套帮罗志氧背息击联分。满洲贤才虽多,较之汉人,车临劳小仅十之三四"等语,应本其意。

  ⑿琉璃厂:又称琉璃队状波许注厂甸,在北京南城,书肆文物店尤集中。

  ⒀"乙酉"二句:指公元1765年(乾隆三十年),高宗第四次南巡到江浙一带。纯皇帝:即高宗弘历,"纯"为谥号。

  ⒁癸巳岁:公元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按:乾隆南巡六次,无三十八年之行,此或记忆之误。

  ⒂丙戌:公元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庚寅:公元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

  ⒃肄:修习。杜氏:唐代杜佑。马氏:元代马端临。郑氏:宋代郑樵。"三通"皆为历史典制等的考据类编。《通鉴》:即《资治通鉴》,宋代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以国家盛衰、生民休戚为主旨。大宗以此为弟子授业亦表现了他自己的经世思想。

  ⒄叶:同"页"。

  ⒅雍正己卯岁: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时大宗受聘任福建乡试同考官,故云从杭州往福州。如,到,往。

  ⒆汗漫:汪洋恣肆。萧寥:清深萧疏。屈强:同"倔强",生拗不驯。

  ⒇张熷:字曦亮,号南漪,公元1747年(乾隆十二年)中举人。有《南漪遗集》。王曾祥:生卒年为1699-1756,字麐徵,号茨檐,康熙(清圣祖年号,公元1662-1722年)末诸生,有《静便斋集》。二人皆仁和人。

作品译文

  一、乾隆癸未年,杭州杭大宗由翰林院编修保举为监察御史,在保和殿进行例行笔试时,他呈交了一来自份洋洋五千字的奏疏。其中一条的内容为:"我大清朝一统天下已很久了,朝廷用人,应不再存有满汉之成见。"此日皇帝下旨,将杭大宗交刑部议罪,刑部拟议为死刑。皇帝征询大臣意见,侍郎观保上奏360百科道:"此人是个狂生,早在很久前做秀才时,就已大发不切实用的议论了。"皇帝这实担策处才平息了怒气,赦免了杭的死罪,将其罢官逐回乡里。

  一师做强认少息、大宗奏疏原稿留在皇宫之中,当月没有发邸抄,自己也不敢存在文集之中,当世就无人见到了。过了七十年,大宗外孙的孙子丁大抱着大宗的三十几页手稿在京师市面上出售,其中有一页半的淡墨茧纸,即此奏疏的草稿。大概引申孟轲、齐宣王的问答之语,加上自己的意思反复阐说。这道手稿流落在琉璃厂的商家手里致英

  一、乙酉年,高宗南巡江浙。杭大宗前来迎驾,得到召见。皇帝入所房应问道:"你现在怎么过缩军音物四商肥击评要完活呢?"大宗回答:"臣息植养品列地门足世骏开旧货摊。"皇帝道:"何谓开旧货摊?"大宗回答:"收购些破铜烂铁,摆在地上卖给义控星花哪交球斗速想都别人。"皇帝大笑,亲手书写了"买卖破铜烂铁"六个草过标判但企大字赐给他。

  一、癸巳年,高宗再次南巡,大宗又来迎驾。名帖呈上,皇帝看看身边人,问道:"杭世骏还没死么?"大宗回到家,当天晚上就去世了。

  一、大宗于丙戌到庚寅这几年在扬州安定书院主讲,教导学生修习"四通"。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引术行郑樵《通志》为世称的"三通",大宗又加上司马光《资治通鉴》,合称"四通"。

  一、大宗著有《道古堂集》,海内学人都已见过,但世人不知他还善于绘画。龚自珍得到他的十五幅墨画,是雍正乙卯年由杭州到福州沿途而作。每幅上都有题诗,客突什客纸活有的记述行程,有的则是记述月抗影革配望来日的平常语。其语汪洋恣肆,瑰丽不凡,其画清深萧疏,粗放老辣,其诗则平淡生拗兼而有之。同乡后学龚自珍谨为此状。

  同乡人张熷、王曾祥都曾为杭大宗写过事状,这已是第三航模茶料名里次宪李状了,详略与前二状互有出入。自记。

作品简析

  这篇文章与《乙丙之际著议第九》相比较,未皮选互慢《乙丙》篇议论纵横,气韵沛然,如干将出匣,锋芒四射;此篇则全取客观视角记事,无一字评论,乃如龙泉挂壁久四慢宁成直丰衣求,寒意夺人。二者路数不封阶厚游齐我游同,而各极其妙,对读之当对龚自珍散文的艺术魅力有更深的悟解。

作者员业处压肥怕说菜简介

  龚自珍

龚自珍像

  (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亮按里前溶探英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 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50岁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一生创作,诗、词、文都有建树,被后世称为"近代文学开山作家"。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