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保国寺大殿

百科

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宋佛教建筑。在浙江省宁波市西郊灵山保国寺内。保国寺旧名灵山寺,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改今名来自。大殿位于寺内中轴线上偏北处,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所建,是浙江地区现存最古木建筑。20世纪50年代发现,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宜月逐还甚笔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宁波保国寺大殿
  • 外文名称 Ningbo Baoguosi Dadian
  • 行政区类别 浙江省
  •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 地理位置 宁波市西郊灵山保国寺内

详细

  殿面阔3间,长11.91来自米,进深3间,宽1级让翻绿罗里体结3.35米,单檐歇山屋顶。清代在四周加一圈下檐,形成重檐。其内柱高于檐柱,前后檐柱上的梁后尾插入内柱柱身,近于宋式厅堂型构架,但柱上重叠多层柱头枋,前部装平藻井,又具有宋式殿堂型构架的特点。这是北宋和辽时特有的构架形式。

  殿之360百科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偷心造",下昂昂身长达两椽跨,抵在内柱华之下,中间承下平,作用如斜梁。前后檐明间及山面南、中两间用两朵补间铺作,余间用一朵,昂身只长一椽跨,托在下平下。殿前檐及山面南侧一间的阑额为月梁形,其余各间用上色自下两层阑额,中加蜀柱。柱子由四条拼合而成,作八瓣瓜棱状,宋代称为"八觚"或"八混"。柱头栌斗也随柱身做八瓣,补间铺作栌斗为矩形,四角刻入作海棠瓣。这些特点有的与宋《营造法式》所载相一致,有的属唐、五代遗制。前檐阑额下的雀替和殿内的小藻井都是现存最古的木制实物。

大殿原状

  是沿进深方向最南一间为敞廊,三面敞开,殿门设在前内柱处,其北才是殿内,敞廊装平藻台层况品元丰留唱前井,殿内反而是梁架暴露在外的"彻上露明造"。这种布置方市时活曲肉钱田消式又见于福州华林寺大殿,可能是当时南方佛殿的特点。殿内石佛坛上有北宋崇宁元年(1102)纪年铭,但佛像已毁。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