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耳子草,中药名。为菊科天明精属植物高山天名精Carpesium lipskyi Winkl.的全草。植物高山天明精,分布于我国甘肃、青海东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亦有少量分布。具有清热解毒,截疟之功效。主治牙痛,喉痛,疟疾。
- 中文名称 挖耳子草
- 别称 金挖耳,贡布美多露米《西藏常用中草药》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植物高山天名精的全草。
性味
味苦,性微寒。
归经
入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来自,截疟。
主治
牙痛,喉痛,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炮制
采集加工:7~360百科9月采摘,洗净晒干。
鉴别
药材性状:本品长35-杆专八官状却角庆者区70cm;茎、枝圆柱形,具纵条纹,常带绿紫色,被长柔毛。质坚硬,易折磁所须核青斯并断,断面白色,不整齐。叶皱缩,下部叶椭圆形或匙状椭协读细击数零圆形,长4-15cm,简染乎买脱动宽1.5-7cm,先端钝圆或突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具波状不明显尖齿,上部叶长圆状披针形,较小,无柄,灰绿色,两面有毛及白色腺点。头状花序之总苞宽钟形,总苞片4层,披针形,绿色,被毛,顶端常反折。两性花位于头状花序中央,漏斗状。瘦果圆柱形,具细肋,顶端具喙和短柔毛。气微,味苦。以枝目居方节那末双民名、叶多,色绿者为佳。
形态特征
植物高山天明精,别名高原天明精《中国植物志》,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横生,根颈常有褐色残存的老叶柄。茎直立,高35-70厘米,与叶柄及叶片中肋均常带紫色,具纵条纹,初被较密的长柔毛,后渐稀疏,基部直径2.5-4毫米,上部分枝。基叶于开花前凋萎或有时宿存,茎下部叶较大,具长1.5-6厘米的柄,叶片椭圆形或匙状椭圆形,长7-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钝或锐尖,基精做地间接给部长渐狭,下延至叶柄,边缘近全缘仅有腺体状突出的胼胝或具小齿,上面绿色,被基部膨大的倒伏柔毛,常脱落愿病节压即斤量临款议稀疏而留下膨大的基部,下面淡绿色,被白色疏长柔毛,沿中肋及叶柄较密,略呈绒毛状,两面均有腺点,上部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波展找曲外示走率队楔形,无柄,上部及枝上叶小,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茎、枝端或腋生而具较长的花序梗,开花时下垂;苞叶5-7枚,披针形,大小近相等,长8-16毫米,宽2-3毫米,反折,被疏长柔毛防影送记族地长气换需,沿中脉较密,侧脉不明显。总苞盘状,直径1-1.5厘米;苞片4层,外层与苞叶相似,披针形,长约7毫米,上半部草质,下部干膜质,背面被柔毛,常反折,中层干膜质,披针形,先端存攻玉年自渐尖,最内层条状件披针形,顶端有不听货审杆继迅银第东若规整的小齿。两性花长3-3.5毫米,筒部细征半皇适口米强窄,被白色柔毛,冠檐扩大开张,呈漏斗状,5齿裂,裂深约1.5毫米,雌花狭漏斗状,长约2.5毫米,冠檐5齿裂。瘦果长3.5-4毫米。
生长环境
生于林缘及山坡灌丛中,海拔2000-3500米。
资的王低世买岩相关论述
《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手型聚音龙药杂次担座黄毒。"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