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芽绣线菊(学名:Spiraea longigemmis Maxim.)是蔷薇科、绣线菊属灌木,高可达2.5米;小枝细长,褐色至灰褐色;冬芽长卵形,先端渐尖,叶片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有缺刻状重锯齿或单锯齿,复伞房花序着生在侧枝顶端,多花,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外被短柔毛,萼筒钟状,花瓣圆形,白色;板低移应等易花盘圆环形,蓇葖石图飞阳汉制图果半开张,萼片直立或反折。现阶列护基错5-7月开花,8-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生长在干燥有石砾坡地或田野路边,绣线菊为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亦可用作切花生产。
- 中文名 长芽绣线菊
- 学名 Spiraea longigemmis Maxim.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5米;小枝细长,稍弯曲,幼时微被细柔毛,浅棕褐色,老时无毛,褐色至灰褐色;冬芽步记事进星奏太属花底才长卵形,先端渐尖,较叶柄长或几与叶柄等长,外面来自无毛,有2枚外露鳞片。

叶片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有缺刻状重锯齿或单锯齿,上面幼时具稀疏柔毛,老时脱落,下面无毛或在叶脉上有稀疏柔毛;叶柄长2-5毫米,无毛。
复伞房花序着生在侧枝顶端,直径4-6厘米,多花,被稀疏短柔毛或近无毛;花梗长4-6毫米:苞片线状披针形,幼时两面有短柔毛;花直径5-6毫米;花萼外被短柔毛,萼筒钟状,内面有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内面被短柔毛;花瓣几圆形,先端钝,长与宽各2-2.5毫米;白色;雄蕊15-20,长于花瓣;花盘圆环形,有10个整齐裂片;子房具短柔毛,花柱短于雄蕊。
蓇葖果半开张,有稀疏短柔毛或无毛,花柱顶生于背部,倾斜开展,萼片直立或老呀后是方督反折。花期5-7月,果期8360百科-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在干燥有石砾坡地或田野路边,海拔2500-3400米。
绣线菊生于土层较薄、土质贫瘠的杂木丛、山坡及山谷中,长在山坡岩石或石砾间,甚至石头缝里亦可生长,是耐寒、耐旱及耐瘠薄生长力很强的灌木。
分布范围
产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模式标本采自甘肃黄河南岸。
繁殖方法
播种
种子一般2-3天开始开花结实,4天以后可以正常结实。种子无明来自显的休眠习性。将种子放在温水(氧渐难做方际候营石30℃)中浸泡1昼360百科夜,取出放在培养皿内垫有湿润滤纸中,在18-20℃的室内8-10天就开始发芽,10天左右发芽结束,发芽率达80%-95%。种子在初夏成熟期较干燥时,可以采后即播,可以盆栽也可露地播种。南方地区秋季播种即能很快发芽,以幼苗状态进行越冬。北京地区4月初可以播种,南京地区3月初即可播种。播后覆土0.5-1.0厘米,并覆盖地膜保墒,7-10天即可顺利出土,7天后长出初生叶。当年生套苗高可达30-45厘米。移植一次即可定植,3年左右即可普遍开花。

湿沙催芽3-5天,播种屋破量1.50-2.25千克/平方米,播后覆土4毫米并遮阳,产苗量可达150-225株/平方米。绣线菊采用母树下种创造适度庇荫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初谁适齐仅块晶良明回期生长较快,可提高育苗出苗率和成苗率。
扦插
春季用硬枝扦插,夏季可用软枝扦插。用枝剪截取1-2天生插穗,长10-15厘米,用天BT生根粉浸泡1新与源昼夜,插后用遮阳网遮荫,并喷雾以保持苗床湿润,成活率达95%以上。将剪千唱好的插穗基部浸泡在50-1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中12-24小时,插后架设遮阳网(透光度顺50%),成活率在90%以上。绣线菊属植物萌孽性强误快张输配粉眼西李图劳,因此也可进行分株繁殖,分株繁众父齐乎日茶且统队殖于每年10-12月进行为好。

病虫防治
绣线菊叶蜂
绣线菊叶蜂为食叶害虫,浓后养概应宜济装主要为害绣线菊,常常十数头幼虫群集蚕食绣线菊叶第胶虽沙读功盐周城片,短期内可把叶片吃光,只剩下主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
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2-3代,在浅土层结茧化蛹越冬。第二年四、五月间羽化后产卵于绣院史械了校胜线菊嫩叶背面。卵往往横卧排列,10-20粒为一堆。卵期约3-7天,初孵幼虫先啮食卵壳和叶脉间叶肉,然后自叶缘蚕食叶片。五、六月间为幼虫为害盛期。幼虫老熟后入浅土层结茧化蛹。第一代蛹期约一周。一般在中午前后成虫交尾产卵活动活跃。
防治方法:
1、在成虫羽化产卵盛期摘每附倍记先和肉除产有卵堆的叶片。
2、幼虫初孵化群集为害时剪除虫叶。
3问、当幼虫大量发生时,用敌向创际贵燃矿百虫、敌敌畏等触张算罪抓空吸势杀剂1000倍液喷杀之。
绣线菊蚜
为害方式:群集在幼叶、嫩梢及芽上,被害叶片向下弯曲或稍横向卷曲,严重时可盖满嫩梢10厘米内和嫩梢反面,使植物营养恶化,生长停滞或延迟,严重的畸形生长。
生长史及发生规律:根据笔者观察,此虫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寄主植物的枝条缝隙、芽苞附近越冬,第二年3、4月间越冬卵孵化,4、5月间在绣线菊嫩梢上大量发生,后逐渐转移到丁香等其他木本花卉上为害,10月上、中旬出现有翅蚜和无翅蚜两种分化,据查资料为有翅雄蚜和无翅雌蚜,11月上、中旬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
(1)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卵。
(2)保护和利土守省用天敌。适当栽培一定尼使够发句数量的开花植物,引诱并利于天敌活动,蚜虫的天敌常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施用农药时尽量在天敌极少,且不足以控制蚜虫密度时为宜。
(3)当蚜虫大量发生时,如果在越冬卵孵化后,及时喷50%抗蚜威超微可湿粉剂2000倍液,50%灭蚜松(灭蚜灵)乳油10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烟草水”防治,即烟草末40克加水1公斤,浸泡48小时后过滤制得原液,使用时加水稀释(1公斤水)另加洗衣粉2-3克,搅匀后喷洒植株。
(4)提倡使用蚜霉菌400-800倍液,掌握在蚜虫高峰前选晴天喷洒均匀。
(5)药液涂干。木本药用植物在蚜虫初发时用毛刷蘸药,在树干上部或主干基部涂6厘米宽的药环,涂后用塑料膜包扎,可选用40%乐果乳油20-50倍液,或50%辛氰乳油1500倍液,也可用2.5%功夫乳油30毫升加水60公斤,再加入消炎液30毫升,效果显著。
(6)物理机械防治。在花卉栽植地或温室内,可放置黄色沾胶板,诱粘有翅蚜虫,或雨水冲刷、夏季修剪。
主要价值
园林景观

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绣线菊可以丛植于山坡、水岸、湖旁、石边、草坪角隅或建筑物前后,起到点缀或映衬作用,构建园林主景。初夏观花,秋季观叶,构筑迷人的四季景观。
绣线菊植物为落叶灌木,枝条细长且萌孽性强,因而可以代替女贞、黄杨用作绿篱,起到阻隔作用,又可观花。由于其花期长,又可以用作花境,形成美丽的花带。
盆栽切花
绣线菊因花色娇艳夺目还可以用作切花生产。用绣线菊类植物作成花束、花篮或花瓶。繁殖技术简单,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春夏之交,可用来点缀五一节、儿童节等大型节日,此外,该植物抗逆性强,耐旱耐寒,亦无病虫害,栽培管理方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