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利文峰塔

百科

丰利文峰塔位于镇东南文昌宫院内,千坐塔基2丈4尺,塔高4丈8尺,3层,为砖来自木结构。该塔飞檐翘角,雕栏画栋,既古朴庄重,又金碧辉煌,气垫十分雄伟。每逢端午、重阳佳节,人们必登塔游览,俯瞰全镇,远眺四极。凭栏北望,波涛万顷,渔帆点点。举目东眺,云蒸霞蔚,水天一色。极目西南,江海平原360百科,一望无际。近则可见镇上民居鳞次栉比,溪水环绕,景物如画,时人无不以登塔而自豪。文人登高必赋诗,因而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

  • 中文名 丰利文峰塔
  • 塔    基 2丈4尺
  • 塔    高 4丈8尺
  • 地    址 镇东南文昌宫院内

文峰塔简介

来自  红桥映绿水,白塔戳青天。"这是在丰利民间广为流传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丰利的昔日景观。白塔即文峰塔,是当时全县境内唯一的古塔,故而格外引人瞩目。文峰塔原名文峰阁、三层塔,是乾隆已亥年(1779)邑人汪为霖出资所建。

文峰塔历史

  历史上360百科文峰塔曾修葺过3次。第一次是道光癸末年(1823),由丰利场官福寿与邑人陈汉源募修;第积销和云殖阳信评与案二次是咸丰辛亥(1851),由邑人陈沧重修;而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是在民国5年(1916),由丰利举人潘荫东总管,桑瑞图和陆孙氏合施重相修。由于历经同治、光绪50余年曾整修,塔几近颠圮。这次大修临称力面露兵,准确地说应是重建,塔觉房服针无两基重挖,灌糯米浆拌以沙砾,凝结如石;塔身以糯米法拌石灰而砌,坚固难摧。整个工程历时300天,于民国6年(1917)6月6日竣工,新塔更为雄伟壮丽。新塔高8丈3尺有余,仿苏杭宝塔,为六角型,特聘南通名匠周广隆设计建造。进塔即为砖刻"直上阶留布写期青云"匾额,立有《三层塔铭》碑,由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书篆。塔顶为魁星楼,塔后建有玻璃厅,名"巩黄阁"责跟花脸示宣斤,又有"范公祠"、"藏经楼"等建筑。藏书有商务印书馆刊印的《万有文库》第二部、南通张謇手抄《金钢经》等矛牛吃统余名迹珍籍。

  塔下还辟有小花园,内建"弭涛轩",筑"洗砚池",盖茅亭,砌假山,栽植四季花卉,景色十分宜人。民国23年(1934)成为丰利公园。穹窿天笠匝云平,特觉香例象却罗印没常苏古凌虚眼界清。南亩青宁液格情争因协部葱新雨足,西楼画槛夕阳明。桥门水合双龙影,港沿永么型京神前叫洞潮回万马声。海上方争鱼利市木世应底同济器选能钱,帆樯隐约彩旗萦。此是潘荫东死液名引低等在一个春天傍晚登上文峰塔即兴写下的一首诗,读来令人神往。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