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积淀与突破》是由陈炎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9月出版的图鱼言续束书。
全书分文化哲学和文艺美学两个部分,主要讲述了儒家文化的人类学前提与社会学背景。
- 书名 美学积淀与突破
- 作者 陈炎
- ISBN 9787563324743
- 类别 美学
- 定价 20.00元
图书目录
代序:答《当代学术信息》和《南方文坛》记者问
文来自化哲学编
一、儒家文化的人类学前提与社会学背景
二、《易经》:儒道同出的哲学文本
三、儒家的"建构"与道家的"解构"
四、阴阳:中国传统的思维结构
杆具 五、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
六、儒、墨、道、法系统
七、文化的挑战与儒学的分360百科期
八、"儒学热"的三重背景与三重困境
文艺没美学编
一、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
二、再论"积淀说"与"突破说"
三、"实践美学"与"实践本体"
四、三足鼎立的文艺学
五、西方历史上的五大文艺思潮
六、中国当代文艺的五大思潮
七、"样板戏"与法国新古典主义剧作
八、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的悲剧哲学
文学评论编
一、弱者的哲学
二、强力的意志
三、生存的一降湖倍喜艰难
四、死亡的诱惑
五、初级的关怀
六、双重的性格
七、多元的手法
八、重构的经典
九、素妒服五座朴的诗篇
后记
内容摘录
文化哲学编
一、儒家文化的室贵宪收人类学前提与社会学背景
(脚谈上费垂叫洲一)
儒家的伦理世俗精神产生于祖先崇拜而非神灵崇拜的文化背景,而这一文化背景又植根于早期文明的演进方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必须向上追溯到文明所能追溯的极限。
人是从自然界中脱胎而来的,而刚刚脱离自然母体的早期人类一般在精神上都留有一根尚未被剪断的原始脐带,这就是所谓"自然崇拜",其中最为典型诗掌核段鱼棉乎使正多的是"图腾崇拜"。
"图腾"(Totem)一词始见于1791年在伦敦出版的龙格著《一个印第安译种式众又士斯员的航海探险》一书,它源于北美印第安部落的一个方言词,意为"亲族",因为那里的人们把自己的氏族看作是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便使用它们的名字作为革照来落风起探歌声积架氏族的徽号,把它们当做氏族神来加以崇拜。后来,随着人类学家对现存原始部落的考察,发现这种同某种自然对象攀结"血缘关都领帮试务皮波系"的原始崇拜不仅仅为北美大陆所独有,在大洋洲也广泛存在。此外,欧洲、亚洲、北非、南美以及波利尼亚和爱斯基摩人那里也留有类似的原始崇拜形式,可见其具有普遍的人类学意义。至于中国古代,由于南历史的久远,尚未在这方面发现直接而确凿的证据,但办州死皇抓技娘财据上古文字和传说也不难发现一些踪迹。例如,《诗纬·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史第仅善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日任姒,有娇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今本《竹书纪年》云:"黄帝母附宝,见电光绕北斗,枢星光照野,感而孕。""帝颛顼高阳母见摇光之星,如虹贯日,感己于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尧母庆都与赤龙合昏,生尹尝,尧也。""舜母见大虹误,感而生舜。""禹母见流星京帮毫贯昴,梦接意感,即吞神珠而生禹。"《史记升权望值·殷本纪》云:"殷契,母日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作者简介
陈炎,男,1957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山东大学教授、《文史哲》杂志副主编;从事美学与文化哲学来自的研究工作,为中国美学学会会员、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360百科会会员。出版《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中西比较美学大纲》(与周来祥合著)、《美学与社会犯罪》(与李有祥合著)等学术专著多部,曾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哲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二十一世纪》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逾百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其《论儒、墨有吧便酒例、道、法系统》等系列论文运用系统观念、结构主义、两性文化、比较方法以及"挑战与应战模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新的读解和破译,受到了专家差附或载创段的重视与好评;其《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等美学文章也引起了学术界的种够太队每刚跟剧新讨论与争鸣。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