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名品图鉴

百科

《普洱茶名品图鉴》是2012年科学出版社出斤味感点念与版的图书,作者是王齐室响广智。

  • 书名 普洱茶名品图鉴
  • 作者 王广智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8
  • 定价 29.00

图书信息

岁著持演象再厚攻定棉创  书名:普洱茶名品图鉴

  书号:9787-5088-37185

  作者:王广智

  出版日期:2012-8-1

  定价:29.00

  开本:B5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数):150

 件管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普洱茶名品图鉴》是一本有团示关普洱茶的书,《普洱茶名品图鉴》从普洱茶的起源说起,讲述了茶马古道,普洱制作、分类、功效、调饮、味道、辨别、收藏,并列举了当今比较热门的普洱茶和历史上较为出名的普洱茶品种,让读者全方面地了解普洱茶。

作者介绍

  安徽无为人,1937年7来自月10日出生,1964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技术学院。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曾是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所长),360百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例苗面频河国老科协农业分会副理事长,茶与食品专业委会主任,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2006年,被中国老科降军短未及今民无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共获部委级奖11个,发表论文62多篇,享受国务院津贴。

编辑推荐

  品普洱茶,品味的是历史

读者对象

  喜欢喝茶,特别是喜欢喝普洱茶,对普洱茶有研究的读者,注重生活品质的读者。

伤证孩真区置突开书目录

  目录

  绪论

  普洱茶溯源 驿路风沙镇井座术织传奇茶

  普洱茶的来历:茶草场弱径罪缺喜免扬甲香飘千年/ 13

  普洱产地/ 13

  普洱茶史 / 14

  "武侯遗种"的传说/ 15

  三大茶区和六大茶山:茶客收买盈满路/ 16

  三大茶区/ 16

  古今六大茶山/ 18

  茶马古道:一石一树皆故事/ 21

  茶马古道的由来/ 21

  茶马古道的三条主干线/ 既脱卫抓著断回低价乡22

  茶马古道的起点/ 23

  马帮之歌/ 24

  开眼识普洱等闲识得真普洱

  加工工艺:一双巧手造奇茗/ 29

  采鲜叶/ 29

  杀青/ 29

  揉捻/ 30

  晒干/ 30

  分类:千枝万枝别样味/ 33

  按制作工艺分类: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33

  按茶础走怎树树种、树形分类:乔木茶和台地茶/ 35

  按存放环境分类:干仓普洱和湿仓普洱/ 37

  按外形不同分类:散茶和紧压茶/ 胞方从卫情39

  功效:一啜即得茶之神/ 41

  普洱茶的保健功效/ 41

  调饮:千般滋味总相宜/ 45

  冰镇普洱茶/ 45

  蜂蜜普洱茶/ 45

  菊花普洱茶/ 46

  普洱奶茶/ 46

  柠运节后果员剧防檬普洱茶/ 47

  玫瑰老愿困举推存训鲁板映功普洱茶/ 47

  品鉴:无味之味得禅机/ 48

  普洱茶的香气/ 48

  普洱茶的味道/ 49

  普洱茶的水供成即性/ 50

  普洱茶的喉韵/ 52

  选购:慧眼识得真仙茗/ 53

  普洱茶选购的原则/ 53

  看懂包装/ 54

  保存:保存得当增茶味/ 5划赶错7

  收藏:能喝的古董/ 59

  明确目的/ 59

  鉴别年代/ 60

  选择茶品/ 61

  做好归档/ 62

  第一章

  大类普洱 为有源头活水来

  普洱散茶/ 65

  普洱生茶/ 66

  普洱熟茶/ 67

  沱茶/ 68

  言沙抓滑呼济烈要七子饼茶/ 69

  安化千两茶/ 永先里教70

  六堡茶/ 71

  老青茶/ 72

  四川边茶/ 73

  第二章

  普洱名品 许青尼盛名之下无虚士

  老帕卡/ 77

  老黄片/ 78

  老茶头/ 79

  螃蟹脚/ 80

  老班章/ 81

  普洱茶膏/ 82

  金瓜贡茶/ 83

  敬昌事字圆茶/ 84

  杨聘圆茶/ 85

  同兴圆茶/ 86

  同昌圆茶/ 87

  鼎兴圆茶/ 88

  福元昌圆茶/ 89

  同庆号老圆茶/ 90

  宋聘圆茶/ 91

  未渐言特过犯结鸿泰昌圆茶/ 92

  可以兴砖茶/ 93

  红印圆茶/ 94

  绿印圆茶/ 95

  黄印圆茶/ 96

  班禅紧茶/ 97

  下关铁饼圆茶/ 98

  勐海现代女儿茶/ 99

  第三章

  普洱茶冲泡 竹炉汤沸露华香

 家似黄扬易保展水条 茶具展示:备得佳具烹香茶/ 103

  茶壶/ 103

  烧水具/ 103

  茶杯/ 104

  公道杯/ 104

  茶盘/ 105

  茶荷/ 105

  茶巾/ 105

  普洱茶刀/ 106

  茶道六用/ 106

  第四章

  宜茶之水 水为茶之母/ 107

  泉水/ 107

  矿物质水/ 107

  纯净水/ 108

  自来水/ 108

  盖碗冲泡法/ 109

  紫砂壶冲泡法/ 111

  飘逸杯冲泡法/ 113

  专题

  少数民族饮茶习俗

  藏族饮茶习俗/ 117

  蒙古族饮茶习俗/ 118

  回族饮茶习俗/ 119

  维吾尔族饮茶习俗/ 120

  傣族饮茶习俗/ 121

  白族饮茶习俗/ 122

  彝族饮茶习俗/ 123

  拉祜族饮茶习俗/ 124

  附录/ 125

图书文摘

  驿路风沙传奇茶

  从东汉到如今,从普洱到西藏,从印度到世界各地,数千年来,普洱茶还在书写着传奇。本章通过介绍普洱茶的来历、分布、茶马古道等方面的内容,让读者了解普洱茶千年的传承。

  普洱产地

  普洱茶最早产于云南省普洱府(今普洱市),因此得名。如今的产地已经扩展到云南的勐海、勐腊、普洱、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西双版纳,贵州的盘县、榕江,广西的扶绥、昭平,福建的南靖,广东的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的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

  普洱茶史

  普洱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至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那时的普洱茶并不叫"普洱茶"。在唐朝,普洱市属银生节度,因此普洱茶当时叫"银生茶";宋朝时,朝廷为了与少数民族交换战马,建立了"以茶易马"的茶马互市,而为了运输方便,普洱茶被制成"紧团茶",销往川藏地区;元朝时,普洱茶被命名为"普茶",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之一;明朝到清朝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有记载道:"士庶所有,皆普洱茶也",而且普洱茶被列为贡品,受到朝廷的赞赏,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清朝雍正年间,清廷设置了普洱府,普洱府的所在地就是今天的普洱县城,在当时,普洱府是滇南重镇,茶叶的集散地,滇南的茶叶均集中在普洱府加工,然后再销往全国各地,因此普洱府所产的茶就被称为普洱茶,沿用至今。

相关书籍

  "武侯遗种"的传说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里,至今还流传着"武侯遗种"的传说。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公元225年,他率军南征到了缅甸北部重镇腊戎,因此打通了通向印度、缅甸的商路。由于云南一带天气湿热,蚊虫众多,军中疫病流行。当地医生用野生茶煮水让士兵服用,使疫病得到控制。诸葛亮认识到了茶叶的功用,在南征后返蜀时,他看到很多病弱的士兵不能跟随其回国,只能留在当地,于是诸葛亮做了两件对茶叶发展有深远影响的事:一是从当地部落首领那里购得茶籽运回蜀地播种;另一个是让那些留下来的士兵在当地兴种茶叶,将茶叶作为以后跟蜀国交换的商品。诸葛亮的这两项举措不仅为留下的士兵找到一条生路,还推动了茶叶在当地的发展。到现在为止,当地的基诺族还奉诸葛亮为茶祖,每年举行祭拜活动。

  三大茶区

  普洱茶的产茶区主要是沿云南澜沧江流域分布,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亚热带高原气候,十分适合茶树生长。云南普洱也是全世界古茶树发现最多、区域最广、种类最全、树龄最久远的地域。今天我们所说的普洱茶区,主要是指下关茶区、勐海茶区和易武茶区这三大茶区。

  下关茶区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在云南省大理市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顺宁、缅宁、景谷、佛海等茶区的茶青都在下关茶厂加工,因此这一带又被统称为下关茶区。如今的下关茶区包括思茅地区、保山与临沧地区北部,涵盖保山、昌宁、云县、景东、景谷、墨江、镇沅、思茅等县市。这些地域的共同点是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雨量较少、水甜柔,所产茶青则具有质重、香气较沉、微苦、微酸的特色。

  勐海茶区

  清朝以前普洱茶的集散地是普洱府,清末时,普洱茶的加工技术传至倚邦、易武、勐海等地区,至民国初年,因政治经济原因、交通问题,加之瘟疫肆虐,茶叶的贸易重心完全被勐海地区所取代。20世纪50年代初期,勐海茶厂除在本县茶区设站收购毛茶外,还在景洪、勐腊等县设站收购毛茶。目前勐海茶区涵盖西双版纳地区澜沧江以南的范围,包括景洪、巴达、布朗山、班章、南糯山、勐龙、勐宋、勐遮等地。该茶区纬度与海拔较低、气温稍高、雨量较多,所产茶青具有性强、香气浓、涩度较高的特色。

  易武茶区

  易武茶区靠近普洱,自古以来就是普洱茶主要的原料来源地。其范围包括易武、基诺山、攸乐、倚邦、江城等地。易武茶区拥有悠久的制茶历史和传统,茶区内不但有许多野生型、栽培型茶树,野生茶园及少数民族栽培的茶园,还有大量私人作坊制作茶品。此茶区因人工栽培茶园历史悠久,目前还有许多百年左右的古茶园,该茶区是三大茶区中纬度与海拔最低、气温最高、雨量最多、古老原始茶种种类最多的一个茶区,而茶质厚重、各种茶叶香气独特、苦涩度高,是此茶区茶青特色。

  古今六大茶山

  普洱茶产区的六大茶山有古今之分,古六大茶山和今六大茶山分别分布在澜沧江南北,是古代和现代出产优质普洱茶的主要产区。据清朝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记载:"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大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书中所说的六大茶山就是在明清时代闻名遐迩的古六大茶山了。

  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之首,是历史上普洱茶的主要产地。攸乐茶山以景洪市的攸乐山(现改名为基诺山)为中心,包括东西长75公里、南北长50公里的范围。这里如今还保存着古茶园130多公顷,这些古茶园里的茶树多数高80厘米以上,所产的茶叶苦涩味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高,汤色呈淡橘黄色。

  革登茶山

  革登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范围包括象明乡、新酒房、莱阳河一带。革登茶山在清朝便已出名,不过如今已经荒废,山上的老茶树已经所剩无几了,仅余茶房、秧林、红土坡等不足33.3公顷的古茶园。革登茶山所产的茶略带苦涩,回甘快,香气淡而清高,汤色呈橘黄色。

  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中北部,倚邦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海拔最高的茶山,同时也是古代普洱茶重要的加工地和集散地,这里不但有四条著名的茶叶交易大街,还是清朝普洱贡茶的主要产地。倚邦茶山所产茶以小叶种茶为佳,特点是回甘快,生津好,开水冲泡后,茶叶根根直立,汤色呈橘黄色,味道甘香。

  蛮砖茶山

  蛮砖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蛮砖茶历来品质优良,古代对普洱茶有"喝蛮砖看倚邦"的说法。蛮砖茶区的古茶园保存得比较好,其中所产的普洱茶口感较苦涩、有梅子香气、回甘强烈、生津好、色泽深红。

  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中北部,曾经因为茶叶贸易而兴盛一时,如今已经没落,莽枝茶山现在只剩下大大小小的老茶树还在诉说着其往日的辉煌。莽枝茶山以出产特殊香型的中小叶种茶而闻名,特点是较苦涩,回甘强,生津快,汤色呈橘黄色。

  曼撒茶山

  曼撒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中北部。曼撒茶山在清朝时曾经名噪一时,后来因为火灾被毁,其地位被临近的易武茶山取代。曼撒茶山上生长的是正宗的大叶种茶,其味道稍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兰香。

  今六大茶山分别是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与古六大茶山全都位于澜沧江北岸不同,今六大茶山全都位于澜沧江南岸。今六大茶山是近代普洱的主要产地,其所产茶也各有特点。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