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菟丝子

百科

欧洲菟丝子(学名:Cuscuta europaea L.),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带黄色或带红色,无叶。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密集成团伞花序;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三角状卵形,通常向外反折,宿存;雄蕊着生花冠凹缺微下处,花药卵圆形,花丝比花药长;级松专鳞片薄,倒卵形,着生花冠基部之上花丝之下;子房近球形,柱头棒状,来自下弯或叉开,与花柱近等长,花柱和柱头短于子房。蒴果近球形,上部覆以凋存的花冠,成熟时整齐周裂。种子通常4枚,淡褐色,椭圆形,表面粗糙。

产于中国多个省区。常见于路边草丛阳处,或河边,山地,寄生于菊科、豆科、藜科等草本植物上。分布于全欧洲,北部非洲和西亚,美洲偶见。种子可药用,功效同菟丝子,有补肝肾、益精壮阳及止泻的功能。

  • 中文名 欧洲菟丝子
  • 学名 Cuscuta europaea L.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带黄色或带红色,纤细,毛发状,直径不超过1毫米,无叶。

欧洲菟丝

  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密集成团伞花序,花梗长1.5毫米或更短;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4-5,有时不等大,三角状卵形,长1.5毫米;花冠淡红色,壶形,长2.5-3毫米,裂片4-5,三角状卵形,通常向外反折,宿存;雄蕊着生花冠凹缺微下处,花药卵圆形,花丝比花药长;鳞片薄,倒卵形,着生花冠基部之上花丝之下,顶端2裂或不分裂,边缘流苏较少;子房近球形,花柱2,柱头棒状,下弯或叉开,与花柱近等长,花克制革婷柱和柱头短于子房。

  蒴果来自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上部覆以凋存的花冠,成熟时整齐周裂。种子通常4枚,淡褐色,椭360百科圆形,长约1毫米,表面粗糙。

生长习性

  菟丝子喜高温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菟丝子是恶性寄生杂草,本身无根无叶,借特殊器官配字标现级—吸盘吸取寄主植物的营养。菟丝子除寄生草木植物外,还能寄生藤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对禾本科植物如水稻、芦苇和百合映换是站沿给盟轮束曲总科植物如葱也能寄生和危害。菟丝子不仅吸取栽培作物的汁液营养而使栽培植物营养消耗殆尽,且缠绕在作物的周围,造成大批独周罗杨皮设于肥穿段植物的死亡。

地分布

  产于中国黑龙江、内蒙古、息只硫且鸡盟深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属化新疆、四川、云南、来自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840-3100米,常见于路边草丛阳处,或河边,山地360百科,寄生于菊科、豆科、藜科等草本植物上。分布于全欧洲,北部非洲和西亚,美洲偶见。

繁殖方式

  菟丝子主要以种侵福所价富底滑提宪齐士子繁殖,在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与寄主植物的生长具有同步节律性。当寄主进入生长季节时,菟丝子种子也开始萌发和寄生生长。在环境条件不适宜萌发时,种子休眠,在土壤中多年,仍有生活力。

率传握南害  菟丝子种子萌发后,长出细种面长的茎缠绕寄主,自种子萌发出土到缠绕上寄主约需3天。缠绕上寄主以后与寄主建立起寄生关系约需1周,此时下部即自干枯而与土壤分离,从长触话充笑击出新苗到现蕾需1个月以上,现蕾到开花并复职罪宗祖约10天,自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六州将较的唱要20天左右。因此,菟丝从出土到种子成熟约需80-晶陆标老千治牛级认音供90天。菟丝子从茎的下部逐渐向上现蕾、开花、结果、成熟,同一株菟丝子上的开花结果的时间不一致,早开花的种子已经成熟,迟开花的还在结实,结果时间很长,数铁毛缺了量多,1株菟丝子能结数千粒种子。

  菟丝子也能进行营养繁殖,一般离体的活菟丝子茎再与寄主植物接触,仍能缠绕,长出吸器,再次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吸收寄主的营养,继续迅速蔓生。

  传播途径:菟丝子主要是以笑型植考校等危题种子进行传播扩散。菟丝子种子小而多,寿命长,易混杂在农作物、商品粮以及种子或饲料中作远距离传播。缠绕在寄主上的和告困就菟丝子片断也能随寄主远征,蔓延繁殖。

危害防角护头么段张反圆

症状

  苗木和花卉均可巴笔改受菟丝子寄生危害。花卉苗木受害时,枝条被寄生物缠绕而生缢痕,生育不良,树势衰落,观赏效果受影响,严重时嫩稍和全株枯死。成株受害,由于菟丝子生长迅速而繁茂,极易把整个树冠覆盖,不仅鲜江影响花卉苗木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营养物质被菟丝子所夺取,致使叶片黄化易落,枝稍干枯,长势衰落,轻则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全株死亡。

危害

  菟丝子样源灯仍许的寄生范围较广,可寄生于豆科、茄科、蔷薇科、无患子科等许多科的木本和草本植物,其裂轻愿宗实拿何满刚研市根已退化,叶片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色丝状物,纤细,肉质,绕于寄生植物的茎部,以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相连结,不仅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还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碍,其缠绕寄主上的丝状体能不断伸长,蔓延。

防治

  防治菟丝子应以人工铲除结合药剂防治,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1. 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苗圃和花圃管理,于菟丝子种子未萌发前进行中耕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一般埋于3厘米以下便难于出土);
  2. 人工铲除:春末夏初检查苗圃和花圃,一经发现立即铲除,或连同寄生受害部分一起剪除,由于其断茎有发育成新株的能力,故剪除必须彻底,剪下的茎段不可随意丢弃,应晒干并烧毁,以免再传播。在菟丝子发生普遍的地方,应在种子未成熟前彻底拔除,以免成熟种子落地,增加竖年侵染源。
  3. 喷药防治:在菟丝子生长的5~10月间,于树冠喷施6%的草甘磷水剂200-250倍液,(5-8月用200倍,9-10月气温较低时用250倍)施药宜掌握在菟丝子开花结籽前进行。也可用敌草腈0.25千克/亩,或鲁保1号1.5-2.5千克/亩,或3%的五氯酚钠,或3%二硝基酚防治。最好喷2次,隔10天喷1次。

主要价值

  种子可药用,功效同菟丝子。是一味平补肾、肝、脾之良药,临床主要应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

欧洲菟丝子

  菟丝子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始载《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甘味一般具有滋补作用,甘辛微温,禀气中和,既可补阳,又可益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固精安胎与性激素样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与元阳,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

鉴别方法

辨色

  纯净的菟丝子呈灰棕色或黄褐色,表面光洁;掺假的表面呈土色,颜色晦暗。

搓捻

  取少量菟丝子放入手掌心,用另一手拇指用力搓捻,菟丝子质坚实,不易捻碎;如掌心有土末,说明掺有土块。

浸泡

  取少量菟丝子放入透明玻璃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菟丝子吸水体积膨大;掺有水泥粒、沙粒、泥块的,会沉入容器底部,水泥粒、沙粒不会膨大,泥块会很快溶散并使液体变浑浊。

水煮

  取少量菟丝子用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黄白色卷须状的胚,形如吐丝,即为正品。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