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隋唐石刻群

百科

麟游隋唐石刻群在九成宫附近,有隋唐时建造的寺院、石窟、摩崖造像共九处,这些石窟佛像造型逼真,雕刻精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石刻游览区。

  • 中文名称 麟游隋唐石刻群
  • 位置 "九成宫"遗址东4公里处
  • 时间 隋唐时建造
  • 特点 造型逼真,雕刻精细

  慈善寺石窟善寺石窟位于"九成宫"遗址东4公来自里处。这里杜水环绕,石崖如削,在高距地面20多米处,有7处石龛;较底处有大窟2处,即南窟、北窟。北窟有坐佛3尊商告,正中一尊身高3.96米,座高1.7米,身披袈裟,赤足盘膝,佛后背光图案精致。左右两侧,各有一胁侍佛像,大小与正中佛像相仿。南窟造360百科立佛一尊,身高4.07米,赤足站立,造型优美;南龛为一佛一弟子,造型逼真,雕刻艺术高超,为石刻精品。

 交协况聚宣客裂娘根钟 千佛院摩崖造像千佛院摩崖造像在"九成宫"西南15公里处。造像雕凿于喇嘛山的百尺崖。崖面如一巨大的屏风,陡削悬绝。千佛院建造于唐代,现已片瓦不留,但石崖造像虽经千年风霜雨雪,依然助协吧先病烧序停地语至存在。崖石共雕凿佛、菩萨、天王、大力及罗汉像1021尊。最大者一米有余,最小者约三公分,石像或立或坐,或怒或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石鼓峡石窟石鼓峡石窟位于"九成宫"东北5公里处。窟中如来佛像高约两米,身着袈裟,坐于莲台,一手抚膝,一手平推,慈眉善眼,端庄安详。佛像背刻"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字样航早缺乎办群建帮

  蔡家河石龛造然们输今故来茶映石缩先蔡家河石龛造像位于"九成宫"东北4公里处。远望石崖高耸,凿有石龛三层。上层三龛,每龛一佛;中层五龛,正中一龛三佛,中间一佛端座佛床,左挥企轮些操代右两佛,骑狮跨象。牵兽石俑分列两旁。其布局合理,形象逼真,使游人百看不厌。下层八龛,佛像较大。

  麟溪桥摩崖造像 在"九成宫"东一跳的探白守里许,有麟溪桥摩崖造像。其坐落在数高丈的石崖自然断面上,有大小不等的24个石龛,龛中有佛像53尊。其中最大的一尊高约1.85米,为菩萨站像。石随齐很且合鲜剧小精雕女佛,云髻高耸,肌体丰腴,轻沙缠身,削肩丰臀,一手轻提衣裙,一手向上微托,身躯扭动,姿态绰约。

相关报道

  存留在麟游县境内的隋、唐两代石刻珍品,由于得不到有效保护而面临着严重的自然风化和人为天某表农会有具是制破坏,令人堪忧。麟游县是隋、唐时期有名的避暑盛地,包王输东表权许多君主在此大造佛像,留下了许多精湛石刻造像。县城东南的慈禅寺有3个大石至并导发面所实汉兴十建窟、14个小龛。在南、现架北两大石窟中的主佛均在5米以上,其造型精美、线条细腻,看上去栩栩如生,被考古专家称为石刻艺术的杰作。依山而建的千佛院摩崖造像群,个个神态安详,巧夺天工,国家级文物《九成宫醴泉铭》更是书法界推崇的精品。

  然而,麟游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自身财力不足,每年20万元文物保护经费难以保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起一座符合文保要求的文物服牛藏馆,致使大量的石预足成田员事张伤七刻雕像,被堆放在露天,任凭日晒雨淋,风化现象严重。千佛院的1000余尊佛像,就有400多尊已遭人为破坏。国宝级的文物九成宫醴泉铭和国家一级文物万年宫铭碑等碑石已出现数块断裂,石质风化。

  据了解,近年来,在省、市文管部门的指导下,该县曾设想建九成宫遗址博物馆,但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这些设想无法变成现实。如今,这些珍贵文物只有在自然风化中等待着人们的关爱。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