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木,高2-5(-7)米;小枝初密被短柔毛,后渐脱落。
- 中文名称 长柄臭牡丹
- 别名 臭牡丹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基本信息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目英呀雷文名 | Pandanales |
科拉丁名 | Viticaceae |
属拉丁名 | Clerodendrum |
种中文名 | 长柄臭牡丹 |
种拉丁名 | Clerodendrum peii Moldenke |
生境 | 本种没有生境资料 |
海拔下限 | 1400 |
海拔上限 | 2200 |
是述画输结亚病否中国特有 | 是 |
来自 是否引种栽培 | 人工引种360百科栽培 |
国内分布 | 云南省 |
简介

中文名:长柄臭牡丹
五饭 其它中文名:臭牡丹(屏边)。
文献来源:Clerodendrum peii Moldenke (1942).
Clerodendrum longipetiolata P' ei (1932), non Gurcke (1894).
形态特征
叶卵形,长12-18厘米,宽6-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截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稀疏小锯齿,幼嫩叶两面被微柔毛并密布珠状来自小腺点,成熟叶两面近于无毛也无腺点,基生三出脉在外侧多分枝,侧脉3-5对,均弧状上升,向边缘网结,第三回脉及网脉表面略显,背面显著;叶柄长6-8(-10)厘米,初被短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或假顶生近头状,稀有分枝,有少数花,花序梗长约6厘米,于结果时长8-12厘米;苞片绿色,卵形,长约1.9厘米,被微柔毛和散生少数小腺点,果时脱落。花萼被微柔毛,360百科裂片三角形;花冠未见。核果近于球形,直径5-7毫米,绿色,熟时蓝黑色,干时转黑褐色,密被突起网纹,宿存花萼红色,稍增大,长不超过果,裂片向外反折。花期6月以后,果期9-10月。
书需室祖毛责了离他图 分布及生境:产元取火剧内之足红文江、金平、屏边,海拔1400-2200米的沟边、山坡疏林中;云南特有种。模式标本采自元江。

功能
本植物的根(臭牡丹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叶义关存晶注联含生物碱。
【性味】①虽传护属查领难电体适理《福建民间草药》:"辛,预说革系菜级局温,有小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辛。平。"
【功用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
①《纲目拾遗》:"洗痔疮,治疔,一切痈疽,脱肛。"
②《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散瘀,拔毒消痈。"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即消式聚乡宽称马岁代养血,平肝。治崩带及小儿疳气。"
④江西《草药手册》:"叶:有降压作用。"
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孙顶尔调敷或煎水熏洗。
【选方】①治疔疮:苍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捣烂,新汲水调服。泻下黑水愈。(《赤水玄珠》)
②治一切痈疽:臭牡丹枝叶捣烂罨之。(《纲目拾遗》)
③治痈肿发背:臭牡丹叶晒干。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若溃后局部红热不退,疮口作痛者,用蜂蜜或麻油调敷,至红退痛止为度(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战为帮准斯支八药》)
④治乳腺炎:鲜臭牡丹叶半斤,蒲公英三钱,麦冬全草四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⑤治肺脓疡,多发性疖肿:臭牡丹全草三两,鱼腥草一两。水煎服。
⑥治关节炎:臭实重在杀教半拿牡丹鲜叶。绞汁,冲黄酒服冷言比行化技克语写,每天两次,每次一杯,连服二十天,如有好转,再续服至痊愈。
⑦治头痛:臭牡丹叶三钱,芎藭二钱,头花千金藤根过烧度完燃解凯周一钱。水煎服。(④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疟疾:臭牡丹枝头嫩叶(晒干,研末)一两,生甘得活草末一钱。二味混合,饭和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七丸,早晨用生姜汤送下。(《江西民间草药》)
⑨治火牙痛:鲜臭牡丹叶一至二两。煮豆腐服。(江西《草药手册》)
⑩治内外痔:臭牡丹叶四两。煎水,加食盐少许,放桶内,乘热熏患处,至水凉为度,渣再煎再熏,一日二次。(《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脱肛:臭牡丹叶适量。煎汤熏洗。(《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湿疹及定位性药疹

践正独留聚育投顾括停解 取臭牡丹根茎叶晒干研端响消采充处看粉,用时将药粉夹于单层纱布内,你合课从汉贵导实照病以温开水浸湿,敷于患处(并经常用温开水湿透纱布以保持找否其互饭振通资医场注湿润),每日湿敷1次。治疗湿疹25例,19例治愈(皮肤完全恢复正常毛服长审受着山),4例近愈(皮肤接近正常,仅有少量脱屑及痒感),7例好转(病变明显消退,痒感减轻),1例阻矿几前着美样无效。定位性药疹10例,6例治愈,4例好转。
图片欣赏
图为:长柄臭牡丹




评论留言